你的位置:tp官方下载安装app > tp官方下载安卓最新版本 > >探索TokenPocket官网安卓客户端的未来发展 201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热点资讯
tp官方下载安卓最新版本

探索TokenPocket官网安卓客户端的未来发展 201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日期:2025-05-09 09:31    点击次数:83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

(二)培养类型及学历层次.......................................................................................................... 1

(三)招生对象与标准学制.......................................................................................................... 1

(四)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与分析........................................................................................... 1

(五)职业岗位群分析与专业定位............................................................................................... 6

(六)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7

(七)专业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2

(八)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4

(九)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20

(十)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 22

(十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23

(十二)教学资源建设与配置要求............................................................................................. 50

(十三)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53

(十四)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实施建议..................................................................................... 55

(十五)附录:201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57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610201)

(二)培养类型及学历层次

1、培养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2、学历层次:大专

(三)招生对象与标准学制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中职计算机专业大类毕业生

2、标准学制:三年

(四)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研与分析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技术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信息化的普及不断加快,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应用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提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今天,社会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较大。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实际应用技能、计算机系统管理能力、计算机软件及硬件的维护能力、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网络应用、网络维护及管理能力,使其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者及组织者。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生活的必须品,它对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意义。计算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技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已经呈现微型化、智能化、高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纳米技术、计算机体系机构、网络、软件等将在未来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系统也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快我国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速度,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会有更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省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更需要大量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 作为培养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我校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确定为示范性建设专业之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2)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从业人员基本情况与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各国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作为信息经济社会支柱的信息产业在全世界迅猛崛起。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计算机应用产业又具有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这为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目前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人才分为以下三类:

(1)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在攻读更高学位后)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

(3)从事应用型(信息化类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来,目前我省高校计算机专业对第(1),(2)类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定的基础,而对于第(3)类人才的专门培养则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呈需要大量初级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金字塔结构.目前计算机行业从业人员的结构呈橄榄型,高级计算机人才和初级计算机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从事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振兴经济的一项迫切任务,既懂计算机软件又懂计算机硬件维护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紧缺已成为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我省具备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实践开发应用的复合型人才紧缺,本行业中持有双证在手的大学生就更是不多.IT产业的振兴势必将拉动并形成我省巨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市场.

我省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仍有大量人才缺口.使我们现在必须加大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立足本省,培养适合我省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用人才。

(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及证书情况分析

通过专业岗位调研、素质能力分析,学生必须完成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公共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和任选课的学习,修满规定学分,同时应获得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

课程证书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或B级证书

福建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B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

从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可以考取的证书有:

(1)信息处理员

(2)软件设计师

(3)软件评测师

(4)1+X Web前端开发证书(中级)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接的产业文化特性分析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行业的法律法规系统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行业、企业工作价值观、职业道德要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工作岗位有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工作岗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工作岗位、计算机硬件产品的维护与维修工作岗位、计算机技术支持工作岗位、计算机网络安装与维护工作岗位、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工作岗位、计算机设备及外部设备维修工作岗位。

在工作价值观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普遍反映,由于行业背景和国有用人体制的束缚,能适应技术技能含量较高工作的各类、各层次毕业生极为短缺,特别是具有较高技术技能和生产适应能力,拿得起、留得住的人才更为难求。

要求该专业毕业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掌握科技文书的写作。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协同工作的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认真、刻苦钻研业务的素质。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应行业、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与行为规范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和劳动人民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团队沟通能力;熟练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方法,并熟悉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具备对实际生产生活进行软件模型抽象的能力;熟悉整个软件体系架构的知识,包括编码能力、架构设计能力、网络程序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并能够熟练编写一定量的程序代码;

具有熟悉常用智能设备工作原理、能够使用智能技术控制设备,相应软件设计能力;熟悉智能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的常用工具与方法;熟悉智能设备硬件的控制与应用知识,包括电路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硬件设备维修能力。

Web前端开发要求具有网站页面设计、优化能力,交互脚本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并能够利用至少一种前端开发框架进行框架设计,同时要求能够实现基于PC端、Web端和移动端前端开发项目的设计与实现。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安全、职业礼仪、职业生涯等行业特有文化

在职业安全方面,要求该专业人才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技术,并具备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主动配合,服从领导、听从分配的职业操守。

职业礼仪方面:要求该专业人才仪表端庄,谈吐文明,举止有度,能认真聆听他人建议,善于沟通。

 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要求该专业人才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包括组装,简单的故障排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能够根据要求设计计算机应用电路,具备计算机硬件应用与维护能力,熟悉软件开发方法,熟悉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具备对实际生产生活进行软件模型抽象的能力。熟悉整个软件体系架构的知识,包括编码能力、架构设计能力、网络程序设计能力、办公文档制作能力等,并能够熟练编写程序代码,具有制订软件测试计划,实施软件测试过程的能力。并能够根据客户要求提供相应的计算机售前售后技术支持。

(5)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行业生产、经营、服务、管理方式特性

计算机应用行业具有“人才密集型、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属性。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应立足为当地中小微企业培养第一线的计算机应用以及相关人才。其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熟练掌握应用计算机产品应用、计算机系统安装与配置、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维护等技能,可以适应计算机软件项目设计、开发,数据库维护,软件测试包括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公司等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强。除了企业应用外,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用广泛遍,智能设备应用和维护,智能软件应用,办公设备应用等。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的市场迅速发展,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但实践动手能力较为薄弱,畏惧一线生产的设计和开发工作的辛劳。这些有技术含量的开发设计,维护,测试工作的人才就由职业院校来培养。

企业普遍提出,希望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具备计算机产品开发、设计、测试、运行维护及创意设计展现的能力。要求他们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具有较强沟通和管理能力,能开拓创新设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福建省内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状调研

(1)福建省内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点分布情况

据统计省内开设该专业,或相近专业,高职学校35所,专业布点105个,在校生规模约在2.3万。

福建省外高职院校开设有本专业的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重庆科技学院、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等。

(2)福建省内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生与就业岗位分布情况

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且只有少数院校开设有此专业,致使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行业的中下端实用性人才成为了我国人力资源中的紧缺人才。据我们对一些兄弟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办的好院校大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层次规格、内涵规格、实践规格、教学规格、体制规格)清晰,高职特色鲜明。

(3)福建省内外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部分兄弟院校的同类专业往往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

内涵规格不清,培养缺少针对性

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但教学计划标明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相对比较宽泛和笼统,缺少对行业中本专业领域相关职业岗位的分析。课程设置中计算机一般基础课多,富有特色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课和系列专业选修课少;内容安排中追求本科教育学科知识的理论性和完备性以及重复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混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在专业要求上的差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课程设置没有体现高职特点

一些高等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本科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特色不鲜明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是在企事业单位中用得上、拿得起、留得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对学生实践训练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但目前教学安排中理论课时偏多,能落实40%以上实践教学环节的院校很少,独立开设的系列实训课程更少,有的实训课程开设了,但困于师资及设施的条件,效果并不理想。

教学方法落后,知识更新慢

计算机的知识更新速度是各学科领域中最快的。而我国的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的讲授按部就班的多,统一规范有余,灵活多彩不足。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陈旧,理论教学多,黑板上写的多;师生互动,启发讨论式教学少;学生课外独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少。因此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弱,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后续能力更弱。

校企合作缺少稳定长效的机制

高职高专教育理应面向实际,走产、学、研合作的必由之路。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凡在这方面有建树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概莫能外。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也在努力,但由于缺少校企合作的双蠃长效机制,真正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落实的少。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定的少,使用企业工艺规范、制作维护技术标准的少,和企业合作编教材,使用企业资料的少;聘请企业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讲课的少;根据教学要求到企业实习实训落实带教任务的少;接企业人才订单开展教学培养培训活动的少。

(五)职业岗位群分析与专业定位

经过对福建地区典型中小企业调研分析,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属于复合性的新型职业,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具有从事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调研对象选择原则如下。

(1)企业规模的选择强调其代表性,眼光只瞄准大企业并不适合福建地区。福建省以中小企业为主,因此中小企业是我们的主要调研对象。

(2)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了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主;以计算机及智能设备制造业为辅的产业格局。因此,我们选择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调研。

(3)选择在福建及周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且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计算机企业进行调研。

根据上述分析归纳,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由于事先进行了宏观分析,使调查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结果也具有相对准确度。然后再对特定的企业进行岗位与工作任务的调查与分析,得出典型工作过程,以及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

企业岗位任务调研具体流程如图5-1所示:

图5-1  企业岗位任务调研流程图

经过对福建地区典型中小企业调研分析,表明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要求具有较宽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具有娴熟的项目开发能力。其主要工作岗位如下:

(1)软件设计与开发岗位

熟练使用软件设计与开发工具进行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2)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岗位

为前台应用程序提供数据分析、数据库设计和实现。

(3)智能技术应用岗位

熟练掌握智能设备应用、智能技术应用开发、智能产品设计与维护。

(4)WEB前端开发

    熟悉W3C标准,能够进行基于不同浏览器的兼容性调试,具备页面设计、优化能力,具有一定的项目运行管理能力。

(六)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在职业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各种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对应的工作要求,能力、知识、职业素养等要求分析职业能力项目表,具体见表6-1。

表6-1  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通过分析,将上述各个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后,确定本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下:

C/S架构的程序设计与开发

B/S架构的程序设计与开发

软件开发文档编写

软件过程任务执行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智能设备应用程序设计;

智能设备设计;

智能设备应用

智能设备维护

网页设计与制作

网站建设与管理

前端框架设计

移动前端设计与实现

典型工作任务转换到职业行动领域,详见表6-2。

表6-2  典型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对应表

 

(七)专业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 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有一定的英语水平,有阅读和应用本专业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的能力;掌握满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计算机专业能力,具有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深化产教融合,创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互利共赢的紧密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表7-1给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素质(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知识的分解图表。

表7-1  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分析表

 

(八)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1、人才培养模式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坚持“实践中学习,应用中创新”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以劳树德、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教研科研,构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核心的美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同时研究与挖掘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具有行业职业特色的美育教育资源,将美育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实施“校企合作、能力进阶、以赛促学、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该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地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专业标准。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群的技能需求,在引进、吸收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鉴于基础知识训练与专业技能培养两者之间存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不可分割等特性,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建立了以精要、实用的理论教学体系、能力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全方位渗透的综合素质养成体系。同时结合技能竞赛、校企合作,注重专业能力培养,兼顾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迅速缩短课程学习与真实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通过渗透与融合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打造。

2、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各岗位群岗位的职业分析,以“实践中学习,应用中创新”为结合专业教学的需要,基于岗位群的工作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实践、实用、实训”为培养手段。以达到相关岗位职业技能为目标,构建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该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组成。

图8-1 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专业限选课依据岗位能力与职业能力。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面向IT行业、软件企业,具有较强的基于Java技术的应用软件设计开发的能力和软件测试能力,具有质量意识、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资格和职业能力的分析,进行行动领域的归纳,并建立对应的学习领域,具体分析如表8-1所示。

表8-1  职业资格、职业能力、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关系表

    (1) 课程体系结构设计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特点,在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对学习领域进行分类编排组成课程模块,详见表8-2。

表8-2  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关系表

(2) 课程设置

依据表8-1,8-2以及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并进一步归纳出学习领域和对应的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了各方向的课程体系,具体见表8-3

表8-3  课程设置表

序号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考试学期

考查学期

按学期分配教学周学时数

总学时

讲授

课内实践

习题讨论

13.5周

16.5周

15.5周

13.5周

11.5周

  

1

30041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1.5

24

20

4

  

  

1

2

  

  

  

  

  

2

300410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1.5

18

16

2

  

  

2

  

2

  

  

  

  

3

30041017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

2

32

26

6

  

  

2

  

2

  

  

  

  

4

3004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2

32

28

4

  

  

3

  

  

2

  

  

  

5

3004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

32

26

6

  

  

4

  

  

  

2

  

  

6

30051001

体育1

1

26

4

22

  

  

1

2

  

  

  

  

  

7

30051002

体育2

1

32

4

28

  

  

2

  

2

  

  

  

  

8

30051003

体育3

1

30

4

26

  

  

3

  

  

2

  

  

  

9

30051004

体育4

1

26

4

22

  

  

4

  

  

  

2

  

  

10

40001001

高职英语1

3.5

60

36

24

  

1

  

4

  

  

  

  

  

11

40001002

高职英语2

3.5

60

36

24

  

2

  

  

4

  

  

  

  

12

30021105

计算机数学基础1

2.5

44

40

4

  

1

  

3

  

  

  

  

  

13

30021106

计算机数学基础2

2.5

46

42

4

  

2

  

  

3

  

  

  

  

14

30031002

职业语文B

2

34

24

10

  

  

2

  

2

  

  

  

  

小计

27

496

310

186

  

  

  

11

15

4

4

  

  

1

41001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4

20

44

  

1

  

4

  

  

  

  

  

2

41000201

计算机专业英语

2

32

20

12

  

  

3

  

  

2

  

  

  

3

41001202

网络技术应用实务

1.5

28

20

8

  

3

  

  

  

1.8

  

  

  

4

41051204

数据结构(JAVA)

4

72

40

32

  

3

  

  

  

4.6

  

  

  

5

41051207

计算机创意项目设计

2

32

16

16

  

  

3

  

  

2

  

  

  

6

4100120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0.5

12

12

0

  

  

4

  

  

  

0.8

  

  

7

41051209

软件工程与质量管理

2

32

20

12

  

5

  

  

  

  

2.3

  

  

8

41051205

计算机新技术

3

64

36

28

  

4

  

  

  

  

  

5.5

  

小计

19

336

184

152

  

  

  

4

0

10.4

3.1

5.5

  

后端软件开发方向限选课程组(JAVA方向)

1

4105120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

72

40

32

  

1

  

5.3

  

  

  

  

  

2

41011204

Web编程基础

2.5

48

30

18

  

1

  

3.5

  

  

  

  

  

3

41051412

平面图像处理

2

40

16

24

  

2

  

  

2.4

  

  

  

  

4

4105141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

72

36

36

  

2

  

  

4.3

  

  

  

  

5

41041231

Javascript程序设计

4

72

36

36

  

2

  

  

4.3

  

  

  

  

6

41051312

PHP程序设计

4

72

32

40

  

3

  

  

  

4.6

  

  

  

7

41051403

JSP开发技术

4

74

32

42

  

3

  

  

  

4.7

  

  

  

8

41051404

J2EE开发应用

4.5

80

40

40

  

4

  

  

  

  

5.9

  

  

9

41051408

手机应用开发

4

76

40

36

  

4

  

  

  

  

5.6

  

  

10

41051413

动态图像设计

2.5

48

32

16

  

4

  

  

  

  

3.5

  

  

11

41051414

APP全栈开发

3.5

66

36

30

  

5

  

  

  

  

  

5.7

  

12

41051407

软件设计模式

3.5

60

36

24

  

5

  

  

  

  

  

5.2

  

13

41051415

移动前端设计与开发

3.5

60

30

30

  

5

  

  

  

  

  

5.2

  

小计

46

840

436

404

  

  

  

8.8

11

9.3

15

16.1

  

WEB前端开发方向限选课程组(WEB前端开发方向)

1

4105120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

72

40

32

  

1

  

5.3

  

  

  

  

  

2

41011204

Web编程基础

2.5

46

30

16

  

1

  

3.4

  

  

  

  

  

3

41051412

平面图像处理

2

40

16

24

  

2

  

  

2.4

  

  

  

  

4

4105141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

72

36

36

  

2

  

  

4.3

  

  

  

  

5

41041231

Javascript程序设计

4

72

36

36

  

2

  

  

4.3

  

  

  

  

6

41051312

PHP程序设计

4

72

32

40

  

3

  

  

  

4.6

  

  

  

7

41051416

JavaScript高级应用

3.5

66

32

34

  

  

  

  

  

4.2

  

  

  

8

41051417

前端框架技术

4

76

38

38

  

4

  

  

  

  

5.6

  

  

9

41051418

移动开发技术

4

72

40

32

  

  

  

  

  

  

5.3

  

  

10

41051419

Node.js后端开发

3.5

64

40

24

  

4

  

  

  

  

4.7

  

  

11

41051420

移动Web前端设计与开发

4

72

36

36

  

5

  

  

  

  

  

6.2

  

12

41051421

微信小程序开发

4

72

36

36

  

5

  

  

  

  

  

6.2

  

13

41051407

软件设计模式

3.5

60

36

24

  

5

  

  

  

  

  

5.2

  

小计

47

856

448

408

  

  

  

8.7

11

8.8

15.6

17.6

  

智能产品应用开发课程组(智能产品应用开发方向)

1

41001205

电工与电路应用基础

2

40

30

10

  

1

  

2.9

  

  

  

  

  

2

41001201

C语言程序设计

4

72

36

36

  

1

  

5.3

  

  

  

  

  

3

4105120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

72

40

32

  

2

  

  

4.3

  

  

  

  

4

41001204

Linux系统管理

2

46

26

20

  

2

  

  

2.7

  

  

  

  

5

41001206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2.5

46

30

16

  

2

  

  

2.7

  

  

  

  

6

41061404

单片机及应用

4

76

40

36

  

3

  

  

  

4.9

  

  

  

7

41061402

Linux系统程序设计

4

76

50

26

  

3

  

  

  

4.9

  

  

  

8

41051508

智能信息处理

3

54

30

24

  

4

  

  

  

  

4

  

  

9

41051512

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

4.5

80

42

38

  

4

  

  

  

  

5.9

  

  

10

41051408

手机应用开发

4

76

40

36

  

4

  

  

  

  

5.6

  

  

11

41051510

现代通讯技术

3

56

36

20

  

5

  

  

  

  

  

4.8

  

12

41051511

智能产品设计

4

68

36

32

  

5

  

  

  

  

  

5.9

  

13

41061506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3

56

30

26

  

5

  

  

  

  

  

4.8

  

小计

44.0

818

466

352

  

  

  

8.2

10

9.8

16

15.5

  

1

41051302

移动通信系统

3

56

22

34

  

4

  

  

  

  

4.1

  

  

2

41051310

轻量级数据库编程

1.5

26

22

4

  

4

  

  

  

  

1.9

  

  

3

41001204

Linux系统管理

3

56

26

30

  

4

  

  

  

  

4.1

  

  

4

41051312

PHP程序设计

4

72

32

40

  

4

  

  

  

  

5.3

  

  

5

41051318

EDA技术

3.5

66

22

44

  

4

  

  

  

  

4.8

  

  

6

41051317

电机应用

2

40

22

18

  

4

  

  

  

  

2.9

  

  

7

41051504

传感器及应用

3.5

66

36

30

  

4

  

  

  

  

4.8

  

  

8

41051319

智能监控技术

4

72

40

32

  

4

  

  

  

  

5.3

  

  

9

41051320

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3

54

22

32

  

4

  

  

  

  

4

  

  

10

41051301

人际交往

1.5

26

20

6

  

  

4

  

  

  

1.9

  

  

11

41051307

软件团队

1

22

12

10

  

  

5

  

  

  

  

1.9

  

12

41051315

软件测试

2

34

20

14

  

5

  

  

  

  

  

2.9

  

13

41051313

Python语言

3.5

64

36

28

  

5

  

  

  

  

  

5.5

  

14

41051323

大数据分析

4

68

36

32

  

5

  

  

  

  

  

5.9

  

15

41051321

工业机器人应用

3

56

36

20

  

5

  

  

  

  

  

4.8

  

16

41051422

产品交互设计与应用

2.5

46

30

16

  

5

  

  

  

  

  

4

  

17

41051322

智能产品应用

4

68

36

32

  

5

  

  

  

  

  

5.9

  

18

41051309

3DMAX

2.5

46

26

20

  

5

  

  

  

  

  

4

  

  

小计:限选与任选不少于48.5学分

2.5

48

32

16

  

  

  

  

  

  

1.9

1.9

  

  

选修院级公选课至少6学分,其中必须选修2分的文科类课程

  

  

  

  

  

  

  

  

  

  

  

  

  

  

小计

6

96

96

  

  

  

  

  

  

  

  

  

  

1

30041009

形势与政策

1

64

44

20

  

  

1-5

1

1

1

1

1

  

2

30060001

军事理论

2

36

36

  

  

  

1

2

  

  

  

  

  

3

15031001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

22

12

10

  

  

1

1.2

  

  

  

  

  

4

30041014

船政文化素养

1

18

8

10

  

  

1

1

  

  

  

  

  

5

15031002

就业与创业指导

1

16

12

4

  

  

5

  

  

  

  

1

  

6

30071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6

26

10

  

  

2

  

2

  

  

  

  

7

选修由院团委、系部组织的素质教育项目二项,每项0.5学分(不计入计划教学课时)

1

  

  

  

  

  

  

  

  

  

  

  

  

小     计

9

  

  

  

  

  

  

5.2

3

1

1

2

  

合     计

98.5

1794

1088

706

  

  

  

29.0

29.0

24.7

25.0

25.5

  

学期课程门数

  

  

  

  

  

  

  

11

11

8

9

7

  

学期考试门数

  

  

  

  

  

  

  

5

5

4

4

5

  

学期考查门数

  

  

  

  

  

  

  

6

6

4

5

2

  

备注:带“”的课程为核心课程。

(3) 独立设置(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表

(4) 技能竞赛项目设计

 

技能竞赛项目设计表

(5)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育训结合项目设计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证书的育训结合项目设计

 

(九)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1、课程建设

实施“校企合作、能力进阶、以赛促学、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实践中学习,应用中创新”的原则。基于工作岗位课程模块化的建设思路,开展广泛的企业调研与深入的专家研讨,结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应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与课程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定位组织。JAVA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手机应用开发,JSP开发技术,J2EE开发应用, Javascript程序设计。

本着“适度、够用”的原则选择相应的理论知识,以强化职业综合能力,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主线,囊括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原则,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的课时安排上,紧紧遵循“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加大实践课时比例,以及理实一体教学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课程单元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推行实施项目教学法。

2、教学模式

以“能力为本位”出发构建创新型的“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总体教学模式;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真实企业项目或仿真企业项目,将项目分解成易于掌握的模块,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并结合计算机应用职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及职业态度的要求组织教学,让学生在项目过程中培养职业能力。课程的建设以及教材的编写都是紧紧围绕岗位实际工作过程,采用一个或多个项目作为内容的导引,将知识的学习融入到任务或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说,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实质上是在进行一个项目的开发,是在完完整整地体会软件项目的整个开发流程。教学组织上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可以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执行完整的任务来锻炼综合职业能力;也可以分为学习情景或单元模块,采用课内学习、案例讨论、模拟实训、企业实践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在教学内容上,前四个学期每学期都独立安排有专项实训,顶岗实习阶段也安排了相应的课程项目任务。此外,在第一个暑假还安排了专业调研,第二个暑假则是落实学生的顶岗实习。

在实训组织方面,从在校内实训、采用虚拟项目、由专任教师辅导逐渐过渡到在企业实训、采用企业真实项目、由企业技术人员、企业兼职教师辅助实践指导,充分利用园区企业和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

在专业拓展方面,从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竞赛小组逐渐过渡到鼓励学生成立工作室、虚拟公司,承接园区企业的项目,支持学生自主创业。

全面推进“三教“改革,即全面推进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健全教材选用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的高质量教材,引入典型生产案例。总结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全面推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以及任务驱动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实施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打造优质课堂。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进程如下图所示:

为了突出综合实践环节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思想遵循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先进,从单一到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分阶段、分层次设置,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渐进式目标教学法,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应岗位(群)要求的职业技能,具备本行业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JSP开发技术设计》遵循“教师演示”-“学生模仿”-“项目实践”阶梯式的模式,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看到一个企业软件工程师真实的解决软件需求的全工作过程,并通过演示过程中的讲解,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所要求掌握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学生看过教师演示之后,进行模仿学习(模仿解决的需求一般与教师演示的需求相似);通过模仿学习,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各种印象和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集体解答或个别辅导,必要时还安排学生间的互相帮助。在多个相对可以共同使用的教学内容结束之后,教师检查学生的项目结果。此处的项目需求可以是教师提出的较大项目中的一个模块,也可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的更感兴趣解决的小需求。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咨询教师、查阅文档等各种方式获得帮助和需要的资源。项目实践可以由学生在特定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自主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设计、老师指导答疑、交流评议、优秀作品演示等步骤完成实训教学。

(十)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教学中的缺陷,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师了解教学效果,调控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自主创新型学习,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培养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步推行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一体化的课程评价模式。

改革传统的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教学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加大过程性评价比重,终结性评价采用期末一次性目标评价和每个开发任务完成后目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水平、职业素质、自主学习、团队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各种能力;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实训项目、团队意识、技能操作、实地调查、书面报告等方式,从而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课程考核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过程评价和阶段性目标评价以考核职业技能为主,终结性评价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综合测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而为学生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建设决策与改善提供信息和依据。

教师要转变在学生学习评价中的裁判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指导者,学习潜能的开发者,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的互评;应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做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课程考核应注重评价的多样性,结合出勤、课堂提问、作业、平时测验、技能训练过程及期末考试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也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设定不同的考核要求。

教学具体评定方法如表10-1所示:

表10-1  教学评价表

 

(十一)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1、公共必修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1、2学期(42课时)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3、4学期(64课时)

(3)体育1、2、3、4     第1-4学期(120课时)

(4)高职英语1、2     第1-2学期(120课时)

(5)计算机数学基础     第1、2学期(90课时)

6)职业语文     第2学期(34课时)

(7)形势与政策

2、专业必修课

(1)C语言程序设计      1学期       (76学时)

(2)JAVA语言程序设计      2学期       (76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JAVA语言程序设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Java知识、掌握基本软件开发规范及能实施软件开发中的软件测试过程,培养团队协作交流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无到有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并实践基本的测试理论,培养良好的编码习惯及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代码总量不少于1000行,单一实训项目代码量不少于200行。

学习内容

在基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JAVA应用的基本数据类型、类的定义及其应用;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在教学GUI图形界面设计、网络通信设计、数据库设计。

内容包括:Java基本语法、类的设计与对象的创建及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网络通信、JDBC等。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在内容的设置上打破了严格的学科分类体系结构,以任务及项目驱动,以任务及项目进行重新组合知识点,突出“问题教学”:每堂课的内容均由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引出,课堂上围绕问题进行解决与拓展。在任务与项目的设置上提出了“成就教学”的思想:任务选择适当,让学生在每次课均能直观感觉有所得,增强其成就感与自信心。配套教材适应三种层次学生,第一层,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完成;第二层,能够根据项目分解完成任务;第三层,只能够根据任务代码级分解完成。因此要注意引导,其目的是保证所有学生均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将第三层学生引入到一、二层。教学实施采取上机和课堂讲授同步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因此,考核的重点是考察学生对JAVA语言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应软件进行JAVA程序设计的能力。不要求学生死记具体的定义,但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熟练运用。

课程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综合学生平时作业、上课纪律、考勤、JAVA程序设计的结果和期末测试进行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占60%,期末测试占40%。

(3)网络技术应用实务      2学期       (30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通过该门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常用网络的组建与配置方法、互联网络服务管理和维护等网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用。从参观、认识网络开始,最终达到能组建和管理一个典型的小型企业局域网及接入互联网的目标。

 

学习内容

1.网络体系的整体认识

2.TCP/IP配置及子网划分

3.局域网组建与连接

4.Internet应用

5.网络服务应用与实现

6.网络安全与维护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学、做于一体,通过“案例展示、任务分析、知识讲解与操作示范、课堂模范、仿效交流、疑难解析、归纳总结”等步骤,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实施教学任务。同时通过“课堂操作示范,同步模仿实验,单元独立实验,课外拓展实践,工学结合实训”等步骤对学生进行层次式的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试形式: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试占60分,期末考试占40分,建议机试或笔试,可采用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其中过程考评由平时任务和综合设计任务两部分组成;平时考评占20分,综合设计考评点40分,强调独立创新的重要性。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4学期       (14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面向一线工作岗位: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能够支撑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通过学生能掌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知识基础上,具备大型机房的管理和维护能力,可胜任计算机维修,计算机销售,计算机网络维护等工作。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精神, 正确使用互联网络数据资源, 树立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培养社会职业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拓展能力。

学习内容

一、认识和选购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整体性能需求;理解CPU的性能评估;学会CPU的选购;学会主板的选购;学会内存的选购;能够选购和正确使用硬盘;学会显示卡与显示器的选购;学会测试显示器好坏;学会光驱、软驱的选购;学会机箱、电源的选购;学会鼠标、键盘的选购;学会常用网络设备的选购;学会计算机整体性能配置

二、组装和调试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各配件的连接方法;学会完整组装一台计算机;学会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操作过程;学会安装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学会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启动和调试;学会BIOS设置和BIOS优化方法;学会CMOS的设置方法和常用功能设置;学会通过CMOS设置优化计算机;能够分析和解决由CMOS设置不当引起的计算机故障;能够使用Ghost软件进行系统的备份与还原

三、组建计算机网络:能够识别和选择不同的网络类型;学会常用网间连接设备的连接和使用;学会网线的制作;学会搭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学会IP地址的设置;能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日常维护;能够对常见网络故障诊断与排查操作

四、常用设置及工具软件的使用:学会设置注册表;能够正确更新驱动;学会常用计算机设置的操作方法;学会常用的DOS命令和网络命令的使用;学会计算机硬件检测方法;能够使用监测软件;能够使用常用的系统优化软件

五、解决常见计算机故障:学会识别计算机所感染病毒的类型及相关危害;能够预防计算机病毒;学会杀毒软件的选购、安装及使用;学会不同计算机病毒的杀毒技巧;能够正确清除计算机所感染的病毒;能够对计算机硬件日常维护;学会判定计算机硬件故障的方法;学会判定计算机软件故障的方法;能够处理常见计算机故障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基础理论为辅,专业技能培养为主,面向单位的一线工作岗位,重点放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上。

理论教学组织上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查阅,讨论,工作单的完成。在实训环节里,在校外合作办学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整个课程教学设计为:知识储备(明确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工作单的完成+教师知识点讲解)+校外实训(明确职业岗位目标+情境描述+项目实施)+完成实训报告+关键知识点评+成绩评定(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课程考核与评价

改革评价手段和办法,加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建立过程考评和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考核体系,过程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1)自评,学生自评部分考核在项目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发挥的作用,任务准备工作如何,实施过程是否符合工作规范,操作过程是否熟练,是否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反省意识。自评占总成绩的20%。

(2)小组互评,考核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与人相处和沟通能力,集体主义的观念等。小组互评占总成绩的20%

(3)教师评价,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在指导过程中根据任务方案正确与否、工具使用正确、操作过程正确、操作的熟练程度、职业素养、个人素质等方面考核,教师评价占总成绩的40%。二是:学习工作单及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占总成绩的20%

 

(5)数据结构(JAVA)      3学期       (80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数据结构》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它将数据结构与面向对象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具体项目过程当中掌握和熟练运用高级语言的同时,深入理解并巩固相应数据结构知识,增强设计并实现数据结构、算法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及其结构的特性,在编写程序和设计软件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以及相应的算法;侧重于对算法的理解;另外,通过本课程所要求的编程训练,可以使学生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从而进一步提高软件设计和编程水平。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软件方面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内容

在基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实现方法;在技能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能够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不同的运算,并对算法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有所体会。

内容包括:数组、链接表、栈和队列、树、图、堆、排序和查找等。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课程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执行完整的任务来锻炼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以提高学生算法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学生可按小组形式进行组织,3~4个学生为一组;教学手段涵盖课堂讲授、实验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开放实验、学生报告、模拟竞赛等多种形式。教学中侧重于对算法的理解与设计进行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以实用为最终目的,因此,考核的重点是考察学生对各种数据结构的理解程度和基于这些数据结构进行算法设计的能力。不要求学生死记具体的定义,但需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熟练运用。

课程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综合学生平时作业、上课纪律、考勤、数据结构应用实现的结果和期末测试进行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占60%,期末测试占40%。

 

(6)计算机专业英语      3学期       (32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专业用途的英语课程,通过学习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科技英语文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专业英语词汇、句型、常用词组和语法,掌握科技英语的阅读与翻译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和翻译英文计算机技术文献和资料的能力,提高使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查阅计算机专业英语文献奠定基础。

学习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

掌握计算机系统硬件方面涉及的英文词汇和缩略词汇;掌握计算机硬件组成和功能的英文表达方法及常用句型;掌握阅读和翻译计算机硬件方面知识的方法;了解有关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英文科技文章的风格;掌握专业英语中常用前缀、后缀及其意义;掌握专业英语中常用复合词、混合词、缩略词和借用词等构词方法。

二、计算机软件:

掌握计算机软件方面涉及的英文词汇和缩略词汇;掌握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英文表达方法及常用句型;要掌握阅读和翻译计算机软件方面知识的方法;了解有关计算机软件方面的英文科技文章的风格;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

三、计算机网络:

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涉及的英文词汇和缩略词汇;掌握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英文表达方法及常用句型;掌握阅读和翻译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知识的方法;了解有关计算机网络方面的英文科技文章的风格;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四、计算机应用:

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涉及的英文词汇和缩略词汇;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英文表达方法及常用句型;掌握阅读和翻译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的方法;了解有关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英文科技文章的风格;掌握英语互译的技巧。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本课程主要教授学生掌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组织上采用以讲授和练习相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组织形式。首先,用讲授方式讲解课文和专业词汇等知识点;然后,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精心组织课堂讨论,就所学教学内容主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结合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起到课堂教学控制者、指挥者和信息的提供者的作用;最后,布置课后练习题,对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达到教学目标。

课程考核与评价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核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标准,加大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的比重,力求评价多元化。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过程考评包括:单元考评,形式为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课后作业;课堂活动记录以及各类展示能力的活动等。期末考评是对综合能力的考核,形式为笔试。

(7)手机应用开发      4学期       (76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手机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质量意识、创新意识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知晓手机应用平台的基本架构;能够搭建常用手机应用开发环境;具备开发平台下界面设计开发的能力;能够知晓开发平台的基本组件、数据存储、多线程、网络编程等技术;采用课内学习、案例讨论、模拟实训等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学习内容

1、  能够知晓Android平台的基本架构;

2、  能够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

3、  具备Android平台下界面设计开发的能力;

4、  能够知晓Android的基本组件、数据存储、多线程、网络编程等技术;

5、  具有基本的算法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系统设计和模块设计能力;

6、  能够开发简单实用、个性化的手机程序;

7、  具备特定应用领域(如:手机游戏、手机网站)开发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坚持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设计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均围绕能力培养来进行设计。

以一体化教学为切入点,在分析归纳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的基础上,精心选取教学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每个教学单元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案例,通过解析案例、学生动手实现、学生作品讲评、经验分享等环节,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教学内容。

课程以任务为驱动,采用“问题牵引”、“多重循环”的教学方法。在每个任务单元里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实现的功能,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及实现相应模块的功能,掌握实用、够用的理论知识。通过在每个任务单元中要解决问题的延伸、拓展,在前、后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多重循环,巩固和加深学生从应用角度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台阶。

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重点考核平常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互动、讨论等)占总成绩的10%。

(8)软件工程与质量管理      5学期       (32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软件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质量管理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胜任参与大型软件的设计及辅助工作。培养学生热爱软件工程设计工作,能够积极主动的对待学习课程任务的各项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设计方法,具有适应以后从事专业性设计工作的能力。

学习内容

1.软件工程基础

2.软件生存周期及开发模型

3.软件项目开发计划

4.软件需求

5.软件设计

6.软件实现

7.软件测试

8.软件维护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教学组织本着以提高学生开发适应大中型企业需求的基于B/S结构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导向,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为目标。

本课程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项目实践”阶梯式的具体教学实施模式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摩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通过演示过程中的讲解,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模仿:学生看完演示后,立即进行模仿学习。模仿解决的需求一般与教师演示的需求相似。通过模仿学习,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印象和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及时进行集体解答或个别辅导,必要时安排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教师检查最终项目结果。

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查询相关网站、查阅API文档等各种方式获得帮助和资源。项目实践可以由学生在特定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可重用面向对象程序的开发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自主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设计、老师指导答疑、交流评估、优秀作品演示等步骤完成。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1)过程性评价70%,其中课堂成绩15%:考核内容: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提问、课堂互动)。上机实践15%:考核内容:完成情况、正确率等。单元测验20%:考核内容: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的理解(笔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机)可视内容与进度进行2-4次测试。实训成绩20%:考核内容: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软件文档的编写。(2)终结性评价30%:机试或笔试,机试题型:以模拟企业项目为主。笔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

(9)计算机新技术      4学期       (64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拓宽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业界热点、重点应用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思维等,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现有教材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和技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准备,以加深或拓宽专业知识面为主。通过本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计算机新技术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关注相关前沿知识,为培养符合智能化社会需求的、具备良好计算思维和编程能力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增长技术应用技能,培养高职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利用计算机新技术创建美好世界的情感,另外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具备职业生涯管理、专业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习内容:

本课程教学内容侧重于目前各个领域应用计算机最新的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智能云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物理网技术、流媒体和虚拟现实等内容。

   分“知识积累”——“素养训练”——“技能储备”——“综合应用”四个单元,分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按不同的思政主题组成不同的项目任务开展教学。,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使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项目实践”阶梯式的具体教学实施模式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摩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通过演示过程中的讲解,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模仿:学生看完演示后,立即进行模仿学习。模仿解决的需求一般与教师演示的需求相似。通过模仿学习,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印象和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及时进行集体解答或个别辅导,必要时安排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教师检查最终项目结果。

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查询相关网站、查阅API文档等各种方式获得帮助和资源。项目实践可以由学生在特定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可重用面向对象程序的开发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自主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设计、老师指导答疑、交流评估、优秀作品演示等步骤完成。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23个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对开源软件,如JUnit、Spring、Hibernate等源码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使用开源框架的进行开发能力。

本课程的评价方法:

(1)过程性评价70%

课堂成绩15%:考核内容: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提问、课堂互动)。

上机实践15%:考核内容:完成情况、正确率等。

单元测验20%:考核内容: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的理解(笔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机)可视内容与进度进行2-4次测试。

实训成绩20%:考核内容: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软件文档的编写。

(2)终结性评价30%:机试或笔试,机试题型:以模拟企业项目为主。笔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

 

 

3、专业方向选修课

(1)PHOTOSHOP      1学期       (42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熟悉数字化图像处理的流程及方法,培养学生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及运用,深入挖掘这些工具背后隐藏的技巧,并在学习制作图形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理念。相关图像处理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规范化的设计,处理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问题。

 

学习内容

学习情境1:

认识Photoshop基本功能、工作环境

学习情境2:

Photoshop的应用与技巧

学习情境3:

使用Photoshop的高级技能

学习情境4:

综合设计-制作海报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学、做于一体,通过“案例展示、任务分析、知识讲解与操作示范、课堂模范、仿效交流、疑难解析、归纳总结”等步骤,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实施教学任务。同时通过“课堂操作示范,同步模仿实验,单元独立实验,课外拓展实践,工学结合实训”等步骤对学生进行层次式的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试形式: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试占60分,tp官方正版下载期末考试占40分, tp官方下载安卓最新版本建议机试,可采用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其中过程考评由平时任务和综合设计任务两部分组成;平时考评占20分,综合设计考评点40分,强调独立创新的重要性。

 

 

(2)动态图像设计      2学期       (46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掌握Flash操作界面、绘画工具、元件、时间轴操作”、“图层:了解完图层的概念,掌握灵活地操作图层,熟练处理图像的中这一重要的基本能力,Flash动画特效、ActionScript命令和交互式动画等内容,配合实例教学和实战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整个Flash动画制作,可以制作自己的Flash动画。

学习内容

一、Flash的基本操作

Flash主要功能及应用;Flash的安装;Flash的工作界面;Flash中的常用文档操作;Flash的系统配置;

二、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基本线条与图形的绘制(线条、铅笔、椭圆、刷子);图形的绘制(矩形、多边形、钢笔工具);选择工具的使用;图形的编辑(墨水瓶、颜料桶、滴管、橡皮擦、任意变形和渐变变形工具,缩放工具);图形的色彩;颜色面板;样本面板;对象的变形(扭曲,封套,缩放,旋转,倾斜,翻转,组合,分离,叠放);对象的对齐;对象的修饰;对齐面板和变形面板;

三、文本的编辑

创建文本;文本属性的设置;静态和动态文本;文本的转换(变形文本,填充文本)

四、基本动画的制作

帧的概念;时间轴面板;绘图纸功能;在时间轴中设置帧;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

五、高级动画的制作

层的设置;普通引导层;运动引导层;遮罩层与遮罩动画;时间轴特效与场景动画;元件的类型;创建和编辑元件;库面板的使用;元件与实例的关系;实例的创建与使用;外部素材的应用;导入声音;

六、ActionScript的应用

动作面板;ActionScript的基本语法;变量;函数,表达式和运算符;基本语句;使用ActionScript进行动画制作;按钮事件及交互设计;组件的分类与应用;

七、综合应用

网页动画的设计与制作;课件的设计与制作;Flash小游戏的设计与制作;FLASH在网页应用程序中的应用;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建议采用项目式案例、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展示、任务分析、知识讲解与操作示范、课堂模范、仿效交流、疑难解析、归纳总结”等步骤进行。

可在最后布置一个综合的设计开发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自主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设计、老师指导答疑、交流评议、优秀作品演示等步骤完成实训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考试要求可以参照依照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网络设计)Flash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

 

考试形式: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试占80分,期末考试占20分,建议机试,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暂不作具体分配,将根据实际情况在命题中适当调整。其中过程考评由平时任务和综合设计任务两部分组成;平时考评占40分,综合设计考评点40分,强调独立创新的重要性。

 

(3)Web编程基础      2学期       (30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Web方向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网站创建、网页制作基本知识,熟练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工作计划,完成网站设计制作的全过程,熟练制作出有一定专业水准的符合Web标准的网站。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习内容

一、网站设计初步

Web应用的发展由来,网页制作技术的变革,目前主流的网页设计技术;网站设计的基本流程;网页的创建、保存、打开;HTML标签的使用;

二、网页设计基础

Web标准下标签的使用规范;使用常用的文本标签输入网页文本;实体字符的输入;无序列表,有序列表,自定义列表的创建;列表的嵌套;超链接的创建;锚的创建;对网站制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文档进行分类存放;区别和熟练使用相对URL和绝对URL;图像标签的使用;网页图像的常用格式,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如图像分辨率过大);在网页中插入Flash动画;在网页中插入其它多媒体格式的文件;

三、网页版式布局

CSS的作用;在网页中插入CSS的三种方法;CSS的基本语法;使用字体修饰CSS属性;伪类的使用;Web标准;如何从HTML转换到XHMTL;CSS中的Box模型及相关CSS属性;使用CSS进行网页布局的两种方法:浮动法和定位法;常用的网页布局;框架集及框架的属性设置;如何使用框架进行导航;创建浮动框架;

四、网页高级应用

表格标签;表格辅助标签;表格的CSS属性;表单的工作原理;表单标签;常用表单元素;使用CSS修饰表单元素;在网页中插入JavaScript;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变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常用对象);事件的使用;DOM的常用对象及属性,方法;使用DOM方法操作网页上的元素(表单元素,改变网页内容);操作浏览器窗口;style对象;使用JavaScript辅助布局;

五、综合网站设计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制定工作计划;选择合适的网页制作软件;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网站的策划、制作、管理;网页制作过程中相关文档的书写;综合的网站制作和设计;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学、做于一体,通过“案例展示、任务分析、知识讲解与操作示范、课堂模范、仿效交流、疑难解析、归纳总结”等步骤,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循序渐进教学法实施教学任务。同时通过“课堂操作示范,同步模仿实验,单元独立实验,课外拓展实践,工学结合实训”等步骤对学生进行层次式的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与评价

课程考核参考《Web编程基础》课程教学标准。

考试形式:建立过程考评(任务考评)与期末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过程考试占60分,期末考试占40分,建议机试或笔试,可采用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其中过程考评由平时任务和综合设计任务两部分组成;平时考评占20分,综合设计考评点40分,强调独立创新的重要性。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学期       (66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国内外高校计算机专业和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操纵、继而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并对数据库提供的各种高级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数据库支持的典型应用开发和管理,为深入学习数据库知识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将来作为一名合格的数据库数据库开发人员应具有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精神, 正确使用互联网络数据资源,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拓展能力。

学习内容

创建、修改、管理网上书店的数据库方案对象:

学会创建、更改、删除表、给表注释、管理约束;理解数据库其他方案对象的基本概念;能创建、使用、更改和删除数据库其他方案对象

操纵网上书店的数据库数据:

能够插入、更改、合并数据;能够实现闪回查询和事务控制;能够检索多表数据;能够使用常用函数;能够进行子查询、分组查询、连接查询、合并查询、情景查询

开发网上书店的pl/sql程序:

学会编写PL/SQL程序;能够理解和使用游标和触发器;能够创建和调用过程和函数,并在过程和函数中使用参数;能够创建和调用程序包

搭建网上书店的JDBC运行和开发环境:

学会熟练使用悉Eclipse开发工具;能够导入包、加载JDBC驱动程序

;学会设置JDBC运行环境;学会创建连接访问数据库;学会MetaData类的使用

实现网上书店的JDBC应用,调用oracle存储过程实现图书查询:

学会创建Statement类;能够正确调用CallableStatement类,正确调用存储过程的参数;能够通过存储过程执行查询数据;能够在API中返回查询结果

实现网上书店数据批量更新:

学会运用PreparedStatement   类的方法;能够运用Oracle标准的JDBCaddBatch()、executeBatch()方法批处理;能够运用PreparedStatement的setExecuteBatch()和executeUpdate()方法批处理

存储和读取网上书店的图书封面图像:

理解BLOB大型数据对象存储图像的机制;能够独立编写JDBC中图像数据的存储代码;能够运用OutStream和InputStream类编写字节数据读写代码

存储和读取网上书店的图书目录信息:

理解CLOB大型数据对象存储文本的机制;能够独立编写JDBC中文本数据的存储代码;能够运用OutStream和InputStream类编写字符数据读写代码

在一个事务里完成网上书店中订单保存、订单插入、订单明细插入:

理解事务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运用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完成分布式事务处理的代码编写

理解用户和权限管理对维护数据库安全的作用;学会如何管理用户;学会如何管理系统权限;学会如何管理对象权限;学会如何管理角色

存储管理网上书店后台数据:

理解存储管理的机制对数据库日常维护的重要性;能够有效的管理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能够对数据库逻辑备份、物理备份和恢复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本课程以形成数据库管理能力和数据库开发与实现能力为基本目标,提出专业知识点和实训项目设计体系,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

设计了十二个以网上书店开发管理系统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围绕学习情境组织教学,每一个学习情境都若干个完整的工作案例,将知识和技能融入到具体的案例中学习。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上以演示讲解、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操作等形式。理论教学包括学习工作单的完成和知识点讲解、案例场景介绍、案例分析,实训部分包括案例实现,提交任务报告书及案例总结报告,教学总结包括关键知识点加强和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过程考评占70分,期末考评占30分。制定科学的评价考核标准,加大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和能力考核的比重。在考评过程中体现素质考评、实训报告及作业考评、实操考评、完成任务情况的自我评价自评与互评。理论考试部分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评。

(5)JSP开发技术      3学期       (80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JSP开发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中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Java Web的知识、能够使用Java技术开发Web应用程序的技能并培养适应企业环境、企业的开发流程和规范的职业素养。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实施时,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可分为单元模块,采用课内学习、案例讨论、模拟实训、企业实践相结合等现代教育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

内容包括开发平台搭建、JSP语言基础、HTML/JavaScript、JSP访问数据库技术,JSP中应用JavaBean, Servlet技术,JSP高级应用等知识模块。重点熟练掌握运用JSP+JavaBean+Servlet模式进行Web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并结合软件职业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及职业态度的要求组织教学。教学组织上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实际开发Java Web程序的主要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线。课程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可以进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或项目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执行完整的任务或项目分解后的任务来锻炼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学、做”的完美统一。

可以遵循“教师演示”-“学生模仿”-“项目实践”阶梯式的模式,通过分解案例,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同时,掌握JSP开发技术,进而培养项目开发能力。

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交替进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可以采取班级教学、项目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将多媒体、视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建立本课程的网络资源。

课程考核与评价

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以考试的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评价中,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提高JSP编程的基本技能。测验和考试命题应该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运用,要研究并设计有利于学生技能提高、联系企业软件项目开发实际的过程化试题。

考核内容综合化,考核方式多样化,改革单一考试,注重通过过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水平、职业素质、自主学习、团队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各种能力;考核方式可以采用笔试、口试、实训项目、团队意识、技能操作、实地调查、书面报告等方式,从而比较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建议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权重在30%-50%之间。

(6)Linux系统管理      4学期       (62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Linux 系统管理是网络系统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是网络技术应用实务等专业的必修课程。Linux   系统管理的课程地位是计算机科学体系中服务器管理和应用的必修课程。

Linux 系统管理课程是面向网络系统管理的核心岗位,培养计算机综合管理与应用的职业技能;培养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职业素质,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Linux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能够独立操作Linux系统,实现基本的应用;能够对Linux系统进行基本的管理和监控;能够调整Linux运行环境,控制系统运行,满足应用需求。

学习内容

一、认识 Linux: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结构;理解人机交互模式,应用Linux的在线帮助。

二、安装 Linux 系统:理解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的命令规则;理解硬盘分区和硬盘接口命名;体验独立安装Linux系统。

三、启动引导与运行级别:理解主流的引导程序Grub的使用,启用不同的运行级别并进行转换,能够进行正常的关机和重启操作。

四、用户管理:进行添加并管理用户,控制用户环境。

五、Linux文件系统:理解Linux文件系统的结构、特性,了解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

六、Linux 的基本命令:应用常见的Linux基本命令的。

七、 Shell与进程、进程管理:理解Shell的功能、特性及作用,了解进程与进程的监控,了解环境变量的设置。管理控制进程。

八、 Vi教程:应用Vi编辑文件。

九、 Linux 管理介绍:理解Linux管理员的职责

十、Linux 内核定制:理解内核、模块的编译和安装。

十一、软件包管理:应用RPM软件包管理软件。理解源代码包的编译安装。

十二、文件系统管理和磁盘限额:独立完成一个Linux文件系统的创建和挂载使用。

十三、文件系统管理和磁盘限额:理解调度任务的方法;实现定时备份。

十四、系统日志:理解系统的日志文件并能够进行监控,从而管理系统。

十五、交互使用 Bash Shell和 Bash Shell 编程:全面地理解Bash Shell的功能和特点;应用Bash Shell功能。理解Bash Shell语法;进行编程应用。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本课程以网络系统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

运用虚拟网络的教学环境,进行以任务驱动模式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考虑网络系统管理员岗位职责,以及Linux系统的的主要应用模式,理论上从对Linux系统的认识开始,实践上从Linux系统安装入手,模拟不同的应用要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提出相应的任务要求,整合学习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预习,教学的过程以实训示范为重点,讲授活动为引导,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课程考核与评价

整个课程的考核,建议分成两个部分,三个要素。两个部分是:平常考核和期末考核,平常考核由两个要素组成:实训考核和综合素质考核,综合素质包括作业成绩、课堂提问、出勤情况。

三个考核要素所占成绩的比例是:实训成绩:50%;综合素质成绩:20%;期末考核:30%。期末考核建议采用操作考试方式。

 

(7)J2EE开发应用    4学期       (76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基于Java的软件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IT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具有一定的Java   Web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思想,理解并能够使用常用的设计模式,掌握业内流行的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整合开发框架。进行Java   EE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着重对学生整体Web应用程序开发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课程学习可开发适应大中型企业需求的基于B/S结构的应用程序,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

(一)       安装、配置Java EE应用和开发环境;

(二)       JSP相关技术:Servlet、JSP2的自定义标签、Filter、Listener 、JSP 2特性能够整合JSP、Servlet、JDBC进行开发;

(三)       Struts 2的相关技术:Struts 2的下载和安装、Struts 2的常规配置、Struts 2的拦截器机制等;

(四)       Hibernate的相关技术:Hibernate的体系结构、映射文件、关联映射、批量处理等;Spring的相关技术:

(五)       Spring的下载和安装、Spring的核心机制、事务等;

(六)       Spring整合Struts 2进行开发;

(七)         Spring整合Hibernate进行开发。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教学组织本着以提高学生开发适应大中型企业需求的基于B/S结构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导向,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为目标。

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阶梯式的具体教学实施模式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摩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通过演示过程中的讲解,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模仿:学生看完演示后,立即进行模仿学习。模仿解决的需求一般与教师演示的需求相似。通过模仿学习,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印象和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及时进行集体解答或个别辅导,必要时安排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教师检查最终项目结果。

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查询相关网站、查阅API文档等各种方式获得帮助和资源。项目实践可以由学生在特定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可重用面向对象程序的开发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自主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设计、老师指导答疑、交流评估、优秀作品演示等步骤完成。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着重考核学生开发基于轻量级的Java EE开发框架的Java  web开发编程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应用j2EE的核心技术进行开发。

本课程的评价方法:

(1)过程性评价70%,其中课堂成绩15%:考核内容: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提问、课堂互动)。上机实践15%:考核内容:完成情况、正确率等。单元测验20%:考核内容: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的理解(笔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机)可视内容与进度进行2-4次测试。实训成绩20%:考核内容: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软件文档的编写。(2)终结性评价30%:机试或笔试,机试题型:以模拟企业项目为主。笔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

(8)移动游戏开发      5学期       (52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为计算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目的使学生对于手机游戏的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手机游戏的基本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都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之后的手机游戏基础场景造型乃至将来的运动规律、原画、手机游戏美术、二维手机游戏美术短片制作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明确学习目的,达到了解手机游戏、对手机游戏概念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形成手机游戏意识并且能够掌握学习手机游戏的方法。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手机游戏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游戏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分类。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游戏创意策划对于游戏本身的重要性,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强调游戏画面、场景、角色的艺术效果。

学习内容

手机游戏设计体验与设计元素;移动游戏类型介绍;移动游戏开发工具;游戏组成结构分析;美术制作背景与原画设计;手机游戏引擎导论与Cocos2d;2D游戏算法与游戏地图概念;数据结构与人工智能;游戏中的数学与物理算法与粒子系统;3D游戏算法、坐标矩阵与投影;地图编辑软件、编辑器;人物与道具设计概要、动画设计概要;游戏开发团队的任务、游戏策划实战.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课题教学内容的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职业综合能力为基础,采用项目案例教学、企业模拟项目实训、企业真实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培养岗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1)过程性评价70%,其中课堂成绩15%:考核内容: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提问、课堂互动)。上机实践15%:考核内容:完成情况、正确率等。单元测验20%:考核内容: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的理解(笔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机)可视内容与进度进行2-4次测试。实训成绩20%:考核内容: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软件文档的编写。(2)终结性评价30%:机试或笔试,机试题型:以模拟企业项目为主。笔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

 

(9)软件设计模式      5学期       (52学时)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基于Java的软件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IT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会使用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等23个设计模式开发应用程序,能综合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能对开源软件,如JUnit、Spring、Hibernate等源码深入理解和研究,更好的使用开源框架。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适应企业需求、适应就业岗位的要求,具备职业生涯管理、专业拓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学习内容:

一、设计模式基础

了解设计模式、UML语言概述。

会描述设计模式、会使用UML语言。

二、创建型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Simple Factory)、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创建者模式(Builder)、原型模式(Prototype) 、单例模式(Singleton)。

能够使用创建型模式开发应用程序。

三、结构型模式

外观模式(Facade)、适配器模式(Adapter)、 代理模式(Proxy)、装饰模式(Decorator)、桥模式(Bridge)、组合模式(Composite)、享元模式(Flyweight)。

   应用结构型模式开发应用程序。

四、行为型模式

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观察者模式(Observer)、状态模式(State)、策略模式(Strategy)、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模式(Command)、访问者模式(Visitor)、调停者模式(Media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开发应用程序过程中会使用行为型模式。

五、设计模式的综合应用

能综合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

教学组织与实施原则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正确选择使用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项目实践”阶梯式的具体教学实施模式

教师演示:让学生观摩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并通过演示过程中的讲解,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模仿:学生看完演示后,立即进行模仿学习。模仿解决的需求一般与教师演示的需求相似。通过模仿学习,学生加深对相关问题的印象和检验自己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巡视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的普遍性及时进行集体解答或个别辅导,必要时安排学生间的相互帮助,教师检查最终项目结果。

项目实践:学生可以通过与同学的讨论、查询相关网站、查阅API文档等各种方式获得帮助和资源。项目实践可以由学生在特定有限的时间内,综合利用学过的知识,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可重用面向对象程序的开发任务。主要通过学生分组自主选题、设计实施方案、完成设计、老师指导答疑、交流评估、优秀作品演示等步骤完成。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标准:

着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23个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对开源软件,如JUnit、Spring、Hibernate等源码深入理解和研究能力,使用开源框架的进行开发能力。本课程的评价方法:

(1)过程性评价70%

课堂成绩15%:考核内容: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提问、课堂互动)。上机实践15%:考核内容:完成情况、正确率等。单元测验20%:考核内容: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的理解(笔试)、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机)可视内容与进度进行2-4次测试。实训成绩20%:考核内容:实训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的创新性和新颖性、软件文档的编写。

(2)终结性评价30%:机试或笔试,机试题型:以模拟企业项目为主。笔试题型:选择,填空,判断,编程,问答等。

 

4、专业选修课

(1)人际交往      4学期       (30学时)

(2)移动通信系统      4学期       (46学时)

 

(3)轻量级数据库编程      4学期       (30学时)

(4)PHP程序设计                4学期       (62学时)

 

(5)Python语言          5学期       (62学时)

 

(6)软件团队      5学期       (24学时)

(7)软件测试      5学期       (36学时)

 

 

5、独立设置(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

(1)程序代码编写工学结合实践   学期:2     周数:2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软件编程能力。能够完成需求分析,并书写概要设计文档。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集网络通信、数据库编程为一体的面向对象编程。

学习内容:

主要包括技术文档写作、数据库设计与操作、面向对象编程、编码与算法实现、实施软件测试、测试报告写作等。

根据实践项目任务内容、以项目小组为组织形式、按照计算机企业开发项目流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分工合作,完成项目开发。学习项目小组组织方式、项目开发过程控制、项目开发文档编写等过程。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项目开发过程文档、项目实现功能、项目评审结果进行评价。

 

(2)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实践      学期:3周数:3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在学习完软件开发相关课程及数据库课程后开设的面向专业岗位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为考查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将实际应用贯穿其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整合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将Web程序开发与数据库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应用编程语言编写Web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等技能,并初步形成较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应该按照软件开发市场、软件企业、行业对 Web 开发程序员的需求情况,确定“初级 Web 程序员”的职业岗位为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安装、配置web应用和开发环境,数据库环境的搭建;数据库的设计;动态网页的设计与布局;模式的应用;访问数据库,简单的数据操作并将结果显示在网页上。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数据库设计、程序界面、程序功能、设计报告、检查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3)企业级应用实践     学期:4     周数:3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在学习完软件设计相关课程后开设的面向轻量级企业级应用的综合实践课程,为考查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在具有一定的Web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其中,能够对业内流行的开发框架进行整合,是对网络软件设计课程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学会对相关文档的编写。通过本课程学习可开发适应大中型企业需求的基于B/S结构的应用程序,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习内容:

以企业要求来锻炼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着重考核学生开发基于轻量级的软件框架的开发编程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应用网络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进行开发。课程内容包括安装、配置应用和开发环境;数据库环境的搭建;数据库的设计;框架技术的应用与整合;网站设计的进一步合理与优化;相关文档编写等。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数据库设计、程序界面、程序功能、代码规范、日志编写、设计报告、检查情况,团队协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4)职业能力综合实践   学期:5     周数:6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学习完大部分相关专业课程后,面向职业能力所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为考查课。通过该综合实践,学生能进一步学习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方法,熟知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具备对实际生产生活应用进行软件模型抽象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码能力、架构设计能力、网络程序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文档写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着重考察学生对项目开发的设计与实践能力,并能应用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方法。

 

学习内容:

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知识,对一个项目需求进行设计并分析、设计,并选择合适框架技术、数据库技术予以实现,并最终实现程序编码。并能应用相关软件工具如UML绘制用例图、序列图等,最终能编写、完善文档资料的。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程序界面、程序功能、程序结构设计、UML图例绘制、日志编写、设计报告、检查情况,团队协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

(5)顶岗实习  学期:6     周数:17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通过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职业岗位工作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创造条件。

学习内容:

由教研室安排,下企业实习,熟悉所实习单位的生产、技术等各方面工作;收集毕业论文的写作资料。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企业反馈、顶岗实习日志编写、实习报告、检查情况综合评分。

(6)毕业设计  学期:6     周数:2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掌握设计课题的思想和方法,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学习内容:

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对设计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设计,并最终实现。学生能够独立的或以团队形式的完成任务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应用计算机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根据学生的作品完成情况、论文编写、答辩情况综合评分。

(十二)教学资源建设与配置要求

1、师资队伍配置要求

(1)专任教师队伍配置要求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支具备良好“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

该专业团队,需至少大学本科学历,具备高级职称比例50%以上,双师型教师需占90%以上。60%以上的专业老师需要具备项目开发能力,已经完成2项以上技术服务项目。

该专业的教学实施,需要有一支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需要让专业教师到企业接受顶岗培训,不断丰富主流开发技术;进行“双师结构”的师资结构调整,聘请企业以前开发工程师参与软件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学结合教材的开发和实训室的建设;将校企深度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聘为兼职教师,来校讲授专业性较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弥补目前本专业师资队伍在数量、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的不足,使其能够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从而形成一支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技服务能力的专兼职教学团队,成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兼职教师队伍配置要求

企业兼职教师,需配置本科学历以上,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具有2项以上独立项目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同时还需具备教书育人的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具备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企业兼职教师构成汇总表

 

2、实践教学条件配置要求

计算机实训中心建设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突出本专业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需求。须具备110工位以上的计算机操作、相关开发工具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支持、项目管理工具等,如开设硬件系统方向,还需建设单片机、PCB设计等实训环境。还需要引入企业的实际软件或硬件产品,进入实训基地进行检测、研发工作,以形成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训的技术含量。计算机实训中心集理论学习、实验实习、实践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是我院开放型、共享型的工学结合实训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系部加强了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安排学生到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颐高数码集团(福州公司),厦门万策智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海峡人才市场(DELL公司客服师项目厦门区),福建新大陆集团,福建中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国英网贸易有限公司,福建海诚信息影像软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嘉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建慧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未名科技公司,新概念信息技术(福建)公司,福建速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福州慧林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福建智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福州协同电子公司等实训基础进行“阶段专项顶岗实习”,结合校内所学计算机知识,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调试,计算机硬件产品的装配、检验、调试等岗位。与该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校外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签约基地达到现有的16家。尤其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际运行上有了突出的进展。

3、课程教学标准建设与制定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而工学结合课程标准的制订作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高职课程体系下,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对于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紧紧围绕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和能力要求来确定课程的内容,既要能体现基础专业知识的积累,又要能体现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上的帮助。另外在课程考核设计上应该充分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

4、学习资源建设

(1)建立网络教学信息平台。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课件、实训工单、专业查询资料上网,在网络教学信息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并能实现师生充分互动,方式可以有校内教学资源库,系部教学网站,老师的专题技术交流群等。

(2)积极推进符合地区特点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编写符合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和指导书,为使核心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的开展。

(3)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不断建设与维护,努力营造计算机应用企业的真实环境。

(4)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为教学服务。通过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开发教材,邀请企业一线开发工程师参与实训环节的指导和评价。

(十三)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与实施的保障措施

1、制度建设

(1)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

每学期选派1-2个专任教师到一线开发企业锻炼,了解国内外先进的专业技术和教学理念,跟踪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开展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专任教师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及科研水平、研发能力。

(2)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完善生产性实训基地硬件的同时,引企入校,采取企业管理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构建符合当前软件人才培养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同时借鉴软件行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校内生产性实训标准、校外顶岗实习标准,开发实训指导手册和实训管理手册,确保实训的良性运行。通过校企合作建设的方式共建企业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的教学实验实训建设管理制度,保证本专业有关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有效实施与利用。

(3) 校企业共建质量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

在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框架下,根据专业建设的特点,重点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与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相关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完善“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教学督导”、“企业评价”等制度。制定了课程开发规范与课程考核实施办法,开展课程教学设计和案例教学研讨和研究,确保教学质量。制定与健全学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实习、实训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长效机制建设

(1)专业群产学合作委员会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群)产学合作委员会行业企业委员构成汇总表

 (2)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专业群)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委员构成汇总表

3、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把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主动、有效地适应企业的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使学校内部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学院“人才培养多层次督导体系”的基础上,系部和软件教研室依此形式逐级构建更加细化的多层次督导体系,如系部督导,专业教研室(室组)的督导。

在人才培养督导体系中我们还增设“社会评价”环节(由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行业企业一线开发工程师等有关人士组成),形成一条指导学校人才培养、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影响信息的外部督导渠道,改变传统的封闭式学校教育的模式,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 督导体系从工作计划和组织、教育活动、系统输出的观测点、管理和评价,到各环节的信息反馈,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参与,注重学生的意见。

(十四)人才培养方案特色与实施建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1)坚持“实践中学习,应用中创新”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校企合作、能力进阶、以赛促学、实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该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符合地区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专业标准。培养目标定位准确,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群的技能需求,在引进、吸收先进国家职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能力训练与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由简单编码到完整项目开发,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3)课程体系通过岗位工作领域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学习领域(即课程),并据此编排与学习领域相对应的课程模块。通过教学模块的编排,更方便教学过程的组织与运行,既有利于实践体系的构建,也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性,更好地突出课程载体的功能与作用。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建议:

(1)与计算机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各领域工程师参与专业教学,不断提高校内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让学生尽快熟悉软件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不断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请企业工程到校内,或者派校内教师到企业,学生到企业基地等方式都可以。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做好学生职业引导工作,这是保证学生对专业兴趣的重要工作。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4)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定期派教师到合作企业或对应行业企业一线去顶岗实践,或者进行专项领域的强化培训。

(十五)附录:2019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专业代码:610201)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工作技能训练,提高工作能力,为企业输送专业水平、职业技能兼备的智能设备硬件与软件应用人员。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应用软件设计能力、WEB前端开发应用能力、智能产品应用与维护能力、计算机系统维护能力、计算机网络安装与维护能力。

2.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岗位有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工作岗位、软件编码工作岗位、WEB前端开发岗位、计算机软件产品的销售与技术支持工作岗位、智能设备应用开发岗位、智能产品的维护与维修工作岗位、计算机技术支持工作岗位、计算机网络安装与维护工作岗位、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工作岗位、计算机设备及外部设备维修工作岗位。

三、基本规格要求

(一) 职业能力结构

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能力;具有很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团队沟通能力;

熟练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方法,并熟悉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具备对实际生产生活进行软件模型抽象的能力;熟悉整个软件体系架构的知识,包括编码能力、架构设计能力、WEB前端开发能力、网络程序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并能够熟练编写一定量的程序代码;

具有熟悉常用智能应用设备工作原理、能够使用智能硬件控制设备,相应软件设计能力;熟悉智能设备的应用与维护的常用工具与方法;熟悉计算机常用硬件设备的控制与应用知识,包括电路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硬件设备维修能力;

(二) 基本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善于和劳动人民进行情感沟通,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本领,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准备.

(三) 知识结构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包括:政治理论、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运动理论和能力;

2、掌握智能设备硬件知识,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3、掌握多种软件的使用,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巧,并且有实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4、掌握WEB前端开发相关知识;

5、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四)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

1.课程证书

(1)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或B级证书

(2)福建省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B证书

2.职业资格证书

完成相关课程后学生可报名参加以下资格考试:

(1)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块中级证书

(2)计算机程序员证书

(3)网页制作证书

(4)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

四、教育、教学组织与教学法原则

围绕以工作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充分体现注重专业知识、兼顾能力拓展;着力培养专业工作能力的应用性特色。在课程设置上,科学地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坚持工学结合。组织安排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三种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必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课程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实践内容,要求每个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课程实践内容,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专业方向限选课是对当前计算机行业实际应用的技术进行整合形成各个专业课程方向,选取其中使用较广、适合高职培养目标、实践性较强的三个专业课程方向。专业方向限选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方向限选课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和小型项目相结合,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进行项目开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理解、深化专业知识。在专业任选课实施过程中,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人的要求进行选择,是对专业知识的个性化充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专业课程学习的进度,分别安排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实践、企业级应用实践、职业能力综合实践三个集中性实践课程。集中性实践以分组形式进行,聘请计算机企业有经验的开发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安排的实践内容贴近计算机企业实际应用案例。在集中性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计算机企业项目开发管理模式,若干个学生组成一个开发小组,由学生担任小组项目组长。在项目经理和老师的指导下,由小组项目组长安排成员分工、制定实践计划、实施实践过程、提交实践成果;通过集中性实践培养学业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注重提升工作能力。围绕各个工作能力布置该教学环节的具体学习任务,并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学习。完成任务后,由教师采用灵活的方式小结本次课的内容,通过小结明确任务中涉及的工作能力,并作适当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坚持实用性原则,强调知识的实用性,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模块,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专业必备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从业能力,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需要;坚持创新性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新颖性,设置适合行业现状的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

五、学习评价与考核

完善评价与考核办法,将学习评价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学习评价在每个教学单元中进行,主要对学生掌握各个工作能力的情况作出评价,也对学生的意志、态度、思考、判断、表现、理解等因素做出客观的评价。在工作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在学期结束时使用工作能力综合评价或对学生工作过程中必备的专业知识进行评价。

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有机结合。对于专业必修课,主要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课程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绩等。期末考试侧重考核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考核;对于专业方向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可以根据课程对应工作能力的具体情况,设置若干个项目,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占总成绩的60%,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占10%,期末考试主要测试课程知识掌握和理解程度,占30%;对于集中性实践课程,考核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考核,一为小组考核,二为个人考核。最后每个实训学生的评定考核成绩为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各占50%。小组考核由项目经理根据小组的项目日志、项目会议记要、项目周报及项目完成情况对小组进行评价。小组考核的内容包括:工作进度,工作态度,内部交流,技术能力;个人考核分为3个层面评价体系:项目小组内互评、项目组长对组员评价、项目经理对学员评价。个人考核的内容的内容包括:项目领导组织能力、技术水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调能力、工作量、完成质量、工作态度、组织纪律。考核的评定成绩计算方式为:组员个人考核成绩为项目小组内互评占30%、项目组长考评占40%、项目经理考评占30%;组长个人考核成绩为项目小组内互评占30%、项目经理考评占70%。

六、核心课程和主要职业能力训练

(一) 核心课程

后端软件JAVA开发方向:JAVA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手机应用开发,JSP开发技术,J2EE开发应用, 软件设计模式

WEB前端开发方向:JAVA语言程序设计,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JavaScript高级应用,移动开发技术,移动Web前端设计与开发,软件设计模式

智能产品应用开发方向:单片机及应用,Linux系统程序设计,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现代通讯技术,智能产品设计

 (二) 主要职业能力训练

程序代码编写工学结合实,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实践,企业级应用实践,职业能力综合实践

七、毕业最低学分及学分、学时分配

(一)本专业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要求:140.5学分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分、学时分配表

 

八、教学计划进程和学历与时间分配

(一)教学计划学历与时间分配表

 

(二)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进程表

学习年限:全日制三年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序号

课程代码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考试学期

考查学期

按学期分配教学周学时数

总学时

讲授

课内实践

习题讨论

13.5周

16.5周

15.5周

13.5周

11.5周

  

1

3004101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1.5

24

20

4

  

  

1

2

  

  

  

  

  

2

300410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1.5

18

16

2

  

  

2

  

2

  

  

  

  

3

30041017

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

2

32

26

6

  

  

2

  

2

  

  

  

  

4

300410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2

32

28

4

  

  

3

  

  

2

  

  

  

5

30041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

2

32

26

6

  

  

4

  

  

  

2

  

  

6

30051001

体育1

1

26

4

22

  

  

1

2

  

  

  

  

  

7

30051002

体育2

1

32

4

28

  

  

2

  

2

  

  

  

  

8

30051003

体育3

1

30

4

26

  

  

3

  

  

2

  

  

  

9

30051004

体育4

1

26

4

22

  

  

4

  

  

  

2

  

  

10

40001001

高职英语1

3.5

60

36

24

  

1

  

4

  

  

  

  

  

11

40001002

高职英语2

3.5

60

36

24

  

2

  

  

4

  

  

  

  

12

30021105

计算机数学基础1

2.5

44

40

4

  

1

  

3

  

  

  

  

  

13

30021106

计算机数学基础2

2.5

46

42

4

  

2

  

  

3

  

  

  

  

14

30031002

职业语文B

2

34

24

10

  

  

2

  

2

  

  

  

  

小计

27

496

310

186

  

  

  

11

15

4

4

  

  

1

41001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64

20

44

  

1

  

4

  

  

  

  

  

2

41000201

计算机专业英语

2

32

20

12

  

  

3

  

  

2

  

  

  

3

41001202

网络技术应用实务

1.5

28

20

8

  

3

  

  

  

1.8

  

  

  

4

41051204

数据结构(JAVA)

4

72

40

32

  

3

  

  

  

4.6

  

  

  

5

41051207

计算机创意项目设计

2

32

16

16

  

  

3

  

  

2

  

  

  

6

41001203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0.5

12

12

0

  

  

4

  

  

  

0.8

  

  

7

41051209

软件工程与质量管理

2

32

20

12

  

5

  

  

  

  

2.3

  

  

8

41051205

计算机新技术

3

64

36

28

  

4

  

  

  

  

  

5.5

  

小计

19

336

184

152

  

  

  

4

0

10.4

3.1

5.5

  

后端软件开发方向限选课程组(JAVA方向)

1

4105120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

72

40

32

  

1

  

5.3

  

  

  

  

  

2

41011204

Web编程基础

2.5

48

30

18

  

1

  

3.5

  

  

  

  

  

3

41051412

平面图像处理

2

40

16

24

  

2

  

  

2.4

  

  

  

  

4

4105141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

72

36

36

  

2

  

  

4.3

  

  

  

  

5

41041231

Javascript程序设计

4

72

36

36

  

2

  

  

4.3

  

  

  

  

6

41051312

PHP程序设计

4

72

32

40

  

3

  

  

  

4.6

  

  

  

7

41051403

JSP开发技术

4

74

32

42

  

3

  

  

  

4.7

  

  

  

8

41051404

J2EE开发应用

4.5

80

40

40

  

4

  

  

  

  

5.9

  

  

9

41051408

手机应用开发

4

76

40

36

  

4

  

  

  

  

5.6

  

  

10

41051413

动态图像设计

2.5

48

32

16

  

4

  

  

  

  

3.5

  

  

11

41051414

APP全栈开发

3.5

66

36

30

  

5

  

  

  

  

  

5.7

  

12

41051407

软件设计模式

3.5

60

36

24

  

5

  

  

  

  

  

5.2

  

13

41051415

移动前端设计与开发

3.5

60

30

30

  

5

  

  

  

  

  

5.2

  

小计

46

840

436

404

  

  

  

8.8

11

9.3

15

16.1

  

WEB前端开发方向限选课程组(WEB前端开发方向)

1

4105120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

72

40

32

  

1

  

5.3

  

  

  

  

  

2

41011204

Web编程基础

2.5

46

30

16

  

1

  

3.4

  

  

  

  

  

3

41051412

平面图像处理

2

40

16

24

  

2

  

  

2.4

  

  

  

  

4

4105141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4

72

36

36

  

2

  

  

4.3

  

  

  

  

5

41041231

Javascript程序设计

4

72

36

36

  

2

  

  

4.3

  

  

  

  

6

41051312

PHP程序设计

4

72

32

40

  

3

  

  

  

4.6

  

  

  

7

41051416

JavaScript高级应用

3.5

66

32

34

  

  

  

  

  

4.2

  

  

  

8

41051417

前端框架技术

4

76

38

38

  

4

  

  

  

  

5.6

  

  

9

41051418

移动开发技术

4

72

40

32

  

  

  

  

  

  

5.3

  

  

10

41051419

Node.js后端开发

3.5

64

40

24

  

4

  

  

  

  

4.7

  

  

11

41051420

移动Web前端设计与开发

4

72

36

36

  

5

  

  

  

  

  

6.2

  

12

41051421

微信小程序开发

4

72

36

36

  

5

  

  

  

  

  

6.2

  

13

41051407

软件设计模式

3.5

60

36

24

  

5

  

  

  

  

  

5.2

  

小计

47

856

448

408

  

  

  

8.7

11

8.8

15.6

17.6

  

智能产品应用开发课程组(智能产品应用开发方向)

1

41001205

电工与电路应用基础

2

40

30

10

  

1

  

2.9

  

  

  

  

  

2

41001201

C语言程序设计

4

72

36

36

  

1

  

5.3

  

  

  

  

  

3

4105120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4

72

40

32

  

2

  

  

4.3

  

  

  

  

4

41001204

Linux系统管理

2

46

26

20

  

2

  

  

2.7

  

  

  

  

5

41001206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2.5

46

30

16

  

2

  

  

2.7

  

  

  

  

6

41061404

单片机及应用

4

76

40

36

  

3

  

  

  

4.9

  

  

  

7

41061402

Linux系统程序设计

4

76

50

26

  

3

  

  

  

4.9

  

  

  

8

41051508

智能信息处理

3

54

30

24

  

4

  

  

  

  

4

  

  

9

41051512

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

4.5

80

42

38

  

4

  

  

  

  

5.9

  

  

10

41051408

手机应用开发

4

76

40

36

  

4

  

  

  

  

5.6

  

  

11

41051510

现代通讯技术

3

56

36

20

  

5

  

  

  

  

  

4.8

  

12

41051511

智能产品设计

4

68

36

32

  

5

  

  

  

  

  

5.9

  

13

41061506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3

56

30

26

  

5

  

  

  

  

  

4.8

  

小计

44.0

818

466

352

  

  

  

8.2

10

9.8

16

15.5

  

1

41051302

移动通信系统

3

56

22

34

  

4

  

  

  

  

4.1

  

  

2

41051310

轻量级数据库编程

1.5

26

22

4

  

4

  

  

  

  

1.9

  

  

3

41001204

Linux系统管理

3

56

26

30

  

4

  

  

  

  

4.1

  

  

4

41051312

PHP程序设计

4

72

32

40

  

4

  

  

  

  

5.3

  

  

5

41051318

EDA技术

3.5

66

22

44

  

4

  

  

  

  

4.8

  

  

6

41051317

电机应用

2

40

22

18

  

4

  

  

  

  

2.9

  

  

7

41051504

传感器及应用

3.5

66

36

30

  

4

  

  

  

  

4.8

  

  

8

41051319

智能监控技术

4

72

40

32

  

4

  

  

  

  

5.3

  

  

9

41051320

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3

54

22

32

  

4

  

  

  

  

4

  

  

10

41051301

人际交往

1.5

26

20

6

  

  

4

  

  

  

1.9

  

  

11

41051307

软件团队

1

22

12

10

  

  

5

  

  

  

  

1.9

  

12

41051315

软件测试

2

34

20

14

  

5

  

  

  

  

  

2.9

  

13

41051313

Python语言

3.5

64

36

28

  

5

  

  

  

  

  

5.5

  

14

41051323

大数据分析

4

68

36

32

  

5

  

  

  

  

  

5.9

  

15

41051321

工业机器人应用

3

56

36

20

  

5

  

  

  

  

  

4.8

  

16

41051422

产品交互设计与应用

2.5

46

30

16

  

5

  

  

  

  

  

4

  

17

41051322

智能产品应用

4

68

36

32

  

5

  

  

  

  

  

5.9

  

18

41051309

3DMAX

2.5

46

26

20

  

5

  

  

  

  

  

4

  

  

小计:限选与任选不少于48.5学分

2.5

48

32

16

  

  

  

  

  

  

1.9

1.9

  

  

选修院级公选课至少6学分,其中必须选修2分的文科类课程

  

  

  

  

  

  

  

  

  

  

  

  

  

  

小计

6

96

96

  

  

  

  

  

  

  

  

  

  

1

30041009

形势与政策

1

64

44

20

  

  

1-5

1

1

1

1

1

  

2

30060001

军事理论

2

36

36

  

  

  

1

2

  

  

  

  

  

3

15031001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1

22

12

10

  

  

1

1.2

  

  

  

  

  

4

30041014

船政文化素养

1

18

8

10

  

  

1

1

  

  

  

  

  

5

15031002

就业与创业指导

1

16

12

4

  

  

5

  

  

  

  

1

  

6

300711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6

26

10

  

  

2

  

2

  

  

  

  

7

选修由院团委、系部组织的素质教育项目二项,每项0.5学分(不计入计划教学课时)

1

  

  

  

  

  

  

  

  

  

  

  

  

小     计

9

  

  

  

  

  

  

5.2

3

1

1

2

  

合     计

98.5

1794

1088

706

  

  

  

29.0

29.0

24.7

25.0

25.5

  

学期课程门数

  

  

  

  

  

  

  

11

11

8

9

7

  

学期考试门数

  

  

  

  

  

  

  

5

5

4

4

5

  

学期考查门数

  

  

  

  

  

  

  

6

6

4

5

2

  

(三)集中性教学环节计划进程表

计算机应用专业集中性教学环节计划进程表

类      别

素质能力模块

序号

项目代码

项目名称

学分

总周数

考核方式

实施学期

备注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1

2

3

4

5

6

集中性实践环节 

基本素质与能力

1

15032202

入学教育

0.5

1

考查

1

 

 

 

 

 

 

2

15032203

军事技能

2

2

 

2

 

 

 

 

 

 

3

30042001

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0.5

(1)

考查

 

 

 

 

 

 

第1、2学期分散安排

4

30042002

社会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5

(1)

考查

 

 

 

 

 

 

第4学期分散安排

5

15032003

毕业教育

0.5

1

考查

 

 

 

 

 

1

 

6

15032005

公益劳动1

0.5

(1)

考查

 

 

 

 

 

 

第2学期分散安排

7

15032006

公益劳动2

0.5

(1)

考查

 

 

 

 

 

 

第3学期分散安排

 

1

41052208

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实践

2

 

考查

 

 

 

 

 

 

 

2

41052202

程序代码编写工学结合实践

2

2

考查

 

2

 

 

 

 

 

3

41052203

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实践

3

3

考查

 

 

3

 

 

 

 

4

41052204

企业级应用实践

3

3

考查

 

 

 

3

 

 

 

5

41052205

职业能力综合实践

6

6

考查

 

 

 

 

6

 

 

6

41052206

顶岗实习

8

16

考查

 

 

 

 

 

16

 

7

41052207

毕业设计

2

2

考查

 

 

 

 

 

2

 

小计

31

36

 

3

2

3

3

6

19

 

毕业总计最低学分

140.5

 

九、课程设置、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公共必修课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期:1,2        学时:48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法制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实践教学,促使学生把学习科学理论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把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逐步成为能自我提高修养、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的独立主体。

[教学内容]通过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自身的时代特点,促使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自觉培养良好的学风,认清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通过对学生的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努力践行社会主义的道德,遵守法律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期:3,4  学时:64

[课程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分析和认识当今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学生确立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使学生具备透过事物现象发现本质的能力,提高分析、判断、概括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内容]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包括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帮助学生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了解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3.体育  学期:1,2,3,4        学时:120

[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锻炼基本知识的学习,养成自觉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基本素质能力(跑的能力、心肺机能等)的同时,使学生熟练掌握至少2-3项健身项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可持续性进行的运动项目或技能,并具有良好的与未来职业工作特征有关的特殊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等素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礼仪、职业气质等社会服务规范。

[教学内容]公共体育包括:理论、跑的能力、健康走廊、综合素质技能能力、游泳、专项选项课等。航海体育包括:理论、跑的能力、游泳技能、专项素质技能(爬竿浪木、滚轮、爬梯)、篮球、武术、选项(健康长廊、足球)等。

4.高职英语  学期:1,2      学时: 120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会借助字典翻译与专业相关的一般性英文资料,能在日常生活、职场中以及在涉外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性英语口头和书面交流,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学生在完成《高职英语》基础部分课程教学的同时能通过高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考试并获得等级证书。

[教学内容]本课程每学期完成6-8单元教学内容,共分二学期完成。每单元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都围绕一个交际主题展开;口语:学生通过2个紧扣主题的对话以及5个短小的交际话题,做模仿练习,学会表达和交流;听力:通过听力训练,扩展环节的教学,为阅读做铺垫;阅读:以精读课程教学为主,逐步夯实语言文法基础、提高语感和交际能力;写作:分为一般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两部分,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5.计算机数学基础  学期:1,2        学时:90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了解概念,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以便在计算机专业课中熟练应用;4.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5.懂得相关的数学软件,能够在大型竞赛中应用数学软件进行解题。

[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函数、极限与连续;2、导数、微分;3、积分及其应用;4、常微分方程;5、差分方程;6、矩阵;7、线性方程组;8、概率;9、数理逻辑;10、图论。

6.形势与政策  学期:1,2,3,4,5       学时:72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认清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提高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引导广大学生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了解国际形势的新特点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了解影响国际形势变化的多种因素,认清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了解我国国情和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内外及省内外的形势与发展趋势。 

7.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学期:1     学时:2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在大学生活中自觉地提高生涯管理能力,努力拓展必备的职业素质和提升相关的职业能力。

[教学内容]要求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作用,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能够较为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等相关方面知识。通过教学及实践掌握自我探索技能、环境评估与管理技能、生涯发展决策技能、自我管理技能,重点了解责任心、积极性、创新意识等必备的职业素质,基本掌握人际沟通技能、解决问题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通用的职业能力。

8.就业与创业指导  学期:4       学时:18

[课程目标]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和职业道德观念,明确自己职业发展和求职方向,激发大学生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和创业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教学内容]了解国家有关就业创业方针政策,掌握常见的求职技巧、就业技巧和创业基础知识;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调适;掌握并较好运用自我培养和管理技能、有效求职技能、职业适应技能、职场技能;重点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创业基本思路等。

9.军事理论  学期:1     学时:36

[课程目标]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含:一、中国国防主要介绍国防历史及启示、国防法规、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我国武装力量。二、军事思想主要介绍形成与发展、体系与内容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主要代表著作及其国防与军队建设要内容和指导作用。三、世界军事形势:战略环境主要介绍国际战略格局现状和特点及发展趋势、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四、军事高技术主要介绍概念与分类、发展趋势和对现代作战的影响、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五、信息化战争主要介绍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信息化战争对国防建设的要求。

10.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期:1    学时:64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信息技术公共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及操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多媒体、数据库基本知识的掌握及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环境下管理计算机资源、正确理解与使用网络资源,在学习工作中运用办公软件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络资源, 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以上机操作为主,约占课程内容的70%,包括WINDOWS XP文件及文件夹操作、桌面使用、资源管理、控制面板的使用等,办公软件的操作基础,含WORD文字排版,EXCEL电子表格及公式、透视表等,PPT的制作,网络资源的使用包含拨号进入互联网,使用浏览器浏览网站,收发电子邮件等。理论部分,约占课程内容的30%,主要还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多媒体技术,网络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基础等。考试形式:采用机考方式。

11.职业语文(B模块)   学期:2     学时:34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汉语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具备准确获取和解读语言信息的能力;准确驾驭语言素材的思维能力;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熟练处理职场文书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职业语文》围绕语言应用在职业环境中的四类工作活动----认识事物、与人共处、处理信息与展开思维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设计,以模块化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根据学生职业汉语能力中十二项关键性单项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分职业语文概述、职场沟通、职场口语表达,职场文本解读、职场文书写作、专业特定文书写作(活动模块)等六大模块安排教学内容。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建立以课堂教学为轴、以团队活动为主、个性化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健全人格、树立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未来职业社会的适应性及人生的幸福感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理论与知识,掌握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基本技能,提升心理健康的质量管理意识,锻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积极心态。

[教学内容] 认识心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积极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概述,大学生的适应心理,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基本方法;自我意识的涵义、结构、作用及发展特性,认识自我与接受自我,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和方法;人格内涵、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模式,大学生人格发展中的问题,塑造健全人格;人际交往含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及特点、人际关系心理效应、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及调适,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情绪、情感概念、种类、表达方式、情商的含义,大学生的情绪及其特点,调节情绪的意义,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自我调节;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困扰与调适;网络与网络心理,大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做一个文明的上网者----网络礼仪及网络行为规范;生命教育的意义、目的、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心理危机的预防、认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及干预;澄清有关休闲的误区,现代的休闲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专业必修课

1.C语言程序设计  学期:1        学时:72

[课程目标]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培养严谨务实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并为后续的应用性课程和系统开发课程打好软件基础。

[教学内容]C语言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及优先级、表达式,数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的用法,结合算法对问题进行分析,模拟实现一些功能,流程图的认知;掌握函数的定义,简单标准函数,结构体、指针的意义与用法,文件的读取。

2.JAVA语言程序设计  学期:1     学时:72

[课程目标]掌握基本Java知识、掌握基本软件开发规范及能实施软件开发中的软件测试过程,培养团队协作交流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无到有掌握Java的基本语法,并实践基本的测试理论,培养良好的编码习惯及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 Java语言的基本语句、语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Java语言的GUI、事件处理和异常处理, Java Applet的创建与使用, Java的数据流、多线程和网络应用。

3.网络技术应用实务  学期:3学时:28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IP地址分类,熟悉常用的网络设备及网络接入方式、常用的网络软件使用以及网络安全防范知识、具备架设小型局域网和管理网络的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网络通信技术基础,网络体系的结构和模型,TCP/IP配置及子网划分,常用网络设备,局域网组建与连接,Internet应用,网络安全与管理维护

4.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学期:4     学时:12

[课程目标]课程对应于计算机维修员,计算机销售员,计算机系统维护员,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计算机组成结构与内部部件的连接,熟练掌握微机的装机过程与常用软件的安装调试,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在掌握微机维修维护方法的基础上,判断和处理常见的故障。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教学内容]:电脑器件识别、组装步骤,软件安装,系统优化,计算机病毒防治、电脑各组件的性能指标,组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处理,常见软件和硬件故障排除

5.数据结构(JAVA)  学期:3       学时:72

[课程目标]数据结构是处于计算机学科核心地位的专业基础教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与算法设计训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的表示和处理、算法设计的主要方法,培养他们对算法计算复杂度进行正确分析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特别是软件方面的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基本线性表、栈、队列、字符串、树和图的存储及其操作实现与应用;几种排序方法、查找方法的原理与编程实现;本课程要求使用JAVA语言实现数据结构的设计,实现算法。

6.计算机专业英语    学期:3     学时:32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专业用途的英语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专业英语词汇、句型、常用词组和语法,掌握科技英语的阅读与翻译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和翻译英文计算机技术文献和资料的能力,提高使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查阅计算机专业英语文献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计算机各领域所涉及的英语词汇、描述计算机技术常用的英文表达方法和语句、科技英语的常用语法、科技英语的阅读和翻译技巧等。

7.计算机新技术  学期:  4       学时:64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目的是拓宽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关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趋势、业界热点、重点应用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新思维等,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现有教材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和技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准备,以加深或拓宽专业知识面为主。

[教学内容]侧重于目前最新的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智能云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物理网技术、流媒体和虚拟现实等内容。

8. 计算机创意项目设计(创新创业课程)学期:3    学时:32

[课程目标]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在教授创业知识、锻炼创业能力和培养创业精神等方面达到以下目标: 使学生掌握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认知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 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掌握创业资源与专业知识整合、创业计划撰写,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 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教学内容]创新创业条件、风险,计算机创新应用特点、寻找计算机技术创新应用点,计算机创新应用计划编写;创业资源与专业知识整合,计算机创新应用实施方法。

9. 软件工程与质量管理 学期:4   学时:3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的任务,掌握传统的结构化设计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能够使用starUML、Rose、office Visio等建模工具进行软件项目设计,按照标准规范地进行软件项目开发,在整个软件项目开发各阶段形成规范的文档,,并具备基本的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积累软件项目开发经验,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起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树立学生的质量意识,让学生把质量的管控贯穿到整个软件工程的过程中。

[教学内容]制定项目计划、客户调研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项目实现、项目测试,设计测试用例进行软件项目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项目发布与维护。

(三)专业方向选修课

1. 后端软件开发方向专业方向

(1)平面图像处理   学期:2     学时:40

[课程目标]作为应用型多媒体制作类专业课程,学生应能够使用Photoshop来制作和处理平面图像,学会对图片的渲染、变形、剪辑、合成等多种形式的处理,能够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形图像的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着重培养学生进行各种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字图像基础知识、Photoshop基本操作、图层、通道、路径、滤镜的使用技巧,图像绘制、编辑、图像色彩校正、调整。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制作艺术图片、修复改善照片等艺术特效和综合实例。

(2)动态图像设计  学期:4 学时:48

[课程目标]《动态图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具有平面动画制作岗位需求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学生学习《网页设计》等后续职业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逐帧动画、补间动画、文字动画、引导层和遮罩层动画、音乐处理、视频处理、ActionScript、课件制作、特效制作。

(3)Web编程基础  学期:1       学时:48

[课程目标]作为网页制作类专业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应用HTML语言的语法、编程原理。学会在网页开发平台下,使用firework导出切片、图片和flash制作动画等,然后在dreamweaver中绘制表格;或者是在firework和flash中做好主要页面,然后导出,在dreamweaver中加以修改,添加链接等,便做出一好看的页面。着重对学生进行网页设计和网站设计的初步开发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包括firework、flash、dreamweaver平台的操作运用、页面设计基础、动画设计基础、网站的基本设计思路、框架和初级编程、actionScript面向对象高级编程及运用、HTML和JavaScript的简单编程,综合运用相关内容开发网站应用程序。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学期:2       学时:72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数据库基础知识、备份与恢复、常见的DBA工作职责,大型数据库的特性,还可掌握到SQL、PL/SQL内容;通过深入学习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开发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能够构建起数据库应用开发与维护的系统知识和操作能力素养,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据库开发人员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侧重于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管理技术,包括数据库体系结构,SQL语言基础,常用SQLPlus命令,PL/SQL编程基础,用户,表,序列和同义词等模式对象管理,高级查询,触发器,过程,事务与并发控制,安全和基本的备份与恢复等知识。着重于培养学生设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常见SQL语句使用、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与调试、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应用能力。

(5)JSP开发技术    学期:3       学时:74

[课程目标]该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中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Java Web的知识、能够使用Java技术开发Web应用程序的技能,并培养适应企业环境、企业的开发流程和规范的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开发平台搭建、JSP语言基础、JSP访问数据库技术,JSP中应用JavaBean,Servlet技术(生命周期及部署),JSP高级应用等知识模块。重点熟练掌握运用JSP+JavaBean+Servlet模式进行Web程序开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6)J2EE开发应用    学期:4      学时:80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基于Java的软件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IT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具有一定的Java Web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思想,能够使用并构建常用的设计模式,掌握业内流行的SSH(Struts+Spring+Hibernate)整合开发框架。着重学生对整体Web应用程序开发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包括:安装、配置Java EE应用和开发环境;Struts 的相关技术:Struts的下载和安装、Struts的核心组件、Struts的高级功能、Strut的常规配置等;Hibernate的相关技术:Hibernate的体系结构、映射文件、关联映射、批量处理等;Spring的相关技术:Spring的下载和安装、Spring的核心机制、事务、Spring的AOP框架等;Struts与Hibernate的整合应用;Spring与Struts、Hibernate的整合应用等。着重考核学生开发基于轻量级的Java EE开发框架的Java  web开发编程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应用j2EE的核心技术进行开发。

(7)软件设计模式    学期:5      学时:60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基于Java的软件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IT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会使用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等23个设计模式开发应用程序,能综合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加强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开发思想,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架构设计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设计模式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深入的认识,并且对工程应用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软件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设计模式基础,软件设计中常用到的设计模式,如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并对不同的模式进行对比。结合语言,能综合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

(8)Javascript程序设计     学期:2  学时:7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JavaScript编程的基础知识,了解JavaScript程序语言编程结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掌握在JavaScript语法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开发方法;了解动态页面开发基本知识,了解jQuery的基础语法,会使用jQuery进行Web页面常用操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教学内容]JavaScript语言基础、事件处理、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ent对象、JavaScript与样式表、JavaScript表单验证、JavaScript常用特效、JavaScript基于对象编程、jQuery编程。

(9)移动前端设计与开发     学期:5  学时:60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Web方向专业课程,系统地讲解移动web应用开发技术和主流移动框架使用,使学生掌握移动开发的思路,能够进行Web移动应用开发的前端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移动布局设计(响应式而已、移动UI设计),移动框架的应用(React安装配置、基本写法、组件、事件处理、渲染、状态交互、扩展组件、路由器、React工具、单元测试等)

(10)手机应用开发    学期:4     学时:76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手机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设计经验,学生可以快速进入移动应用的领域,在企业中进行Android手机程序的实际开发工作;并且能够为省赛或国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多个赛项提供备赛选手。

[教学内容]Android环境的搭建、模拟器的创建和使用、用户界面设计、组件使用、数据存储技术、互联网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设计、传感器应用。

(11)APP全栈开发    学期:5    学时:66

[课程目标]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手机游戏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游戏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分类。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到游戏创意策划对于游戏本身的重要性,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强调游戏画面、场景、角色的艺术效果,培养有独立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教学内容]移动游戏概论、手机游戏设计体验与设计元素、移动游戏开发工具、游戏组成结构分析、美术制作背景与原画设计、手机游戏引擎、2D游戏算法与游戏地图概念、3D游戏算法、坐标矩阵与投影、地图编辑软件、编辑器、人物与道具设计概要、动画设计概要、游戏开发团队的任务、游戏策划实战。

(12)PHP程序设计    学期:3      学时:72

[课程目标]通过对PHP技术及PHP对MySQL数据库编程操作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PHP技术进行中小型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搭建PHP开发环境、PHP基本语法、PHP函数、PHP的全局对象、PHP与数据库的结合、面向对象的编程、Smarty模板、PHP框架。

 

2. WEB前端开发方向专业方向

(1)Web编程基础  学期:1       学时:46

[课程目标]作为网页制作类专业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应用HTML语言的语法、编程原理。学会在网页开发平台下,使用firework导出切片、图片和flash制作动画等,然后在dreamweaver中绘制表格;或者是在firework和flash中做好主要页面,然后导出,在dreamweaver中加以修改,添加链接等,便做出一好看的页面。着重对学生进行网页设计和网站设计的初步开发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包括firework、flash、dreamweaver平台的操作运用、页面设计基础、动画设计基础、网站的基本设计思路、框架和初级编程、actionScript面向对象高级编程及运用、HTML和JavaScript的简单编程,综合运用相关内容开发网站应用程序。

(2)Javascript程序设计     学期:2  学时:72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JavaScript编程的基础知识,了解JavaScript程序语言编程结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掌握在JavaScript语法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开发方法;了解动态页面开发基本知识,了解jQuery的基础语法,会使用jQuery进行Web页面常用操作。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教学内容]JavaScript语言基础、事件处理、文档对象模型(DOM)、Document对象、JavaScript与样式表、JavaScript表单验证、JavaScript常用特效、JavaScript基于对象编程、jQuery编程。

(3)平面图像处理   学期:2     学时:40

[课程目标]作为应用型多媒体制作类专业课程,学生应能够使用Photoshop来制作和处理平面图像,学会对图片的渲染、变形、剪辑、合成等多种形式的处理,能够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形图像的艺术设计、美术创作,着重培养学生进行各种平面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数字图像基础知识、Photoshop基本操作、图层、通道、路径、滤镜的使用技巧,图像绘制、编辑、图像色彩校正、调整。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制作艺术图片、修复改善照片等艺术特效和综合实例。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学期:2       学时:72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让学生从中学习到数据库基础知识、备份与恢复、常见的DBA工作职责,大型数据库的特性,还可掌握到SQL、PL/SQL内容;通过深入学习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开发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能够构建起数据库应用开发与维护的系统知识和操作能力素养,为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据库开发人员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侧重于数据库系统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管理技术,包括数据库体系结构,SQL语言基础,常用SQLPlus命令,PL/SQL编程基础,用户,表,序列和同义词等模式对象管理,高级查询,触发器,过程,事务与并发控制,安全和基本的备份与恢复等知识。着重于培养学生设计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常见SQL语句使用、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与调试、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的应用能力。

(5)前端框架技术     学期:4  学时:76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信息技术Web方向专业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适用场景和功能,使用常用的网站前端框架进行快速开发,在开发过程中熟练使用前端的自动化和模块化工具辅助开发,提高设计效率。

[教学内容]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Bootstrap开发(入门、基本样式、组件使用、Javascript增强、Bootstrap工具使用)、LESS使用、Vue.js开发(入门和基本语法、核心功能、组件和插件的使用)、自动化和模块化工具使用(webpack,gulp,npm,git/svn等)。

 

(6)Node.js后端开发     学期:4  学时:64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Web方向专业课程,通过Node.js开发中常用的原生模块和典型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全面、深入、透彻地理解Node.js开发的各种热门技术和各种主流框架及其整合使用,提高实际开发水平和项目实战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Node.js环境搭建、编码规范、包管理机制、网络开发、文件模块使用、数据库开发、Node.js的单元测试、Express使用、Socket.IO等。

(7)软件设计模式    学期:5      学时:60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基于Java的软件方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培养IT类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会使用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等23个设计模式开发应用程序,能综合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加强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开发思想,提高学生的软件系统架构设计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设计模式的方法和技术有系统深入的认识,并且对工程应用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软件重用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原理,设计模式基础,软件设计中常用到的设计模式,如创建型模式,结构型模式,行为型模式,并对不同的模式进行对比。结合语言,能综合应用设计模式设计可重用面向对象软件。

(8)Javascript高级应用     学期:2  学时:66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Web方向专业课程,通过讲解Ecmascript语言、AJAX、HTML5增强功能等技术,加强学生Javascript的编程能力,使学生具备增强现代网站和移动网站功能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教学内容]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Ecmascript语言使用规范(语法基础、表达式、函数、ECMAScript对象、类、继承),AJAX的使用,HTML5新增技术(Canvas绘图、客户端存储、web worker等高级技术)。

(9)移动web前端设计与开发     学期:5  学时:72

[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信息技术Web方向专业课程,系统地讲解移动web应用开发技术和主流移动框架使用,使学生掌握移动开发的思路,能够进行Web移动应用开发的前端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移动布局设计(响应式而已、移动UI设计),移动框架的应用(React安装配置、基本写法、组件、事件处理、渲染、状态交互、扩展组件、路由器、React工具、单元测试等)

(10)微信小程序开发    学期:5       学时:7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微信API接口应用以及用PHP开发接口和实现企业所需功能的微信公众平台。并全面掌握HTML5编写小程序、小游戏。从而与企业公众平台运营对接。

[教学内容]PHPMYADMIN管理数据库;微网站开发:WAP手机网站开发、网页文本、图像、超链接、表格、层的使用,移动设备HTML5页面布局,HTML5规范的本地存储,移动WEB的离线应用,移动设备的常见HTML5表单元素 7.移动WEB的界面样式 8.CSS3的规范, CSS3选择器; 微信公众号开发API对接和H5小程序

(11)移动开发技术    学期:4     学时:7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手机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设计经验,学生可以快速进入移动应用的领域,在企业中进行Android手机程序的实际开发工作;并且能够为省赛或国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多个赛项提供备赛选手。

[教学内容]Android环境的搭建、模拟器的创建和使用、用户界面设计、组件使用、数据存储技术、互联网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设计、传感器应用。

(12)PHP程序设计    学期:3        学时:80

[课程目标]通过对PHP技术及PHP对MySQL数据库编程操作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PHP技术进行中小型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搭建PHP开发环境、PHP基本语法、PHP函数、PHP的全局对象、PHP与数据库的结合、面向对象的编程、Smarty模板、PHP框架。

 

3. 智能产品应用开发专业方向

(1)电工与电路应用基础  学期:1        学时:40

[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掌握等效电 路的分析方法,熟练掌握三相交流电源及其连接方法,掌握变压器的构造及工作机理,掌握交流电动机控制方法。

[教学内容]内容包括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律和叠加定律;等效电路的应用方法;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方法;变压器绕组的极性及其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维护与电气故障分析。

(2)Linux系统管理  学期:2     学时:46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和配置管理,掌握Linux操作命令、常用应用程序使用。

[教学内容] Linux简介与安装、Linux的用户接口与文本编辑器、系统管理、磁盘与文件管理、软件包管理、MySQL与PHP、组建Linux局域网与网络互联、提供Internet服务和Linux中的Shell编程。

(3)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学期:2        学时:46

[课程目标]掌握单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调试的技巧,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技巧;掌握逻辑代数的化简方法,掌握触发器的工作原理,掌握组合和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的技巧,并能设计中等复杂的逻辑电路。

[教学内容]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电路基础、反馈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正弦振荡电路和直流电源、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引论、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和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

(4)单片机及应用    学期:3     学时:76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单片机基本知识和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解决设计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模块化编程中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单片机结构和汇编或C51软件,设计小应用电路,并编程实现。

[教学内容]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单片机中断的使用技巧、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技巧、单片机串行接口的使用技巧、单片机系统的扩展技巧、单片机系统的接口技巧、单片机系统的工程技巧、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

(5)Linux系统程序设计  学期:3     学时:76

[课程目标]以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的理论技术为核心手段,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研究对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和理解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构造智能应用的系统。

[教学内容]Linux系统下编程环境及编程工具、文件管理、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进程间同步机制、进程间异步机制、线程管理、线程间同步以及网络基本编程、高级应用。

(6)智能信息处理  学期:4      学时:54

[课程目标]掌握人工智能理论基础,侧重于信息处理的智能化,包括计算机智能化(文字、图象、语音等信息智能处理)、通信智能化以及控制信息智能化。

[教学内容]主模糊理论、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免疫算法、克隆选择算法和粒子群算法,并给出了算法基于MATLAB语言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在信息处理和现代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7)智能控制技术与应用  学期:4        学时:80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熟练掌握Cortex-M3处理器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系统设计与软件开发、接口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对不断变化的计算机技术,具有跟踪、继续学习的基础与能力。

[教学内容]主要讲述Cortex-M3接口程序的设计和开发过程。内容同时涵盖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Cortex-M3系统常用的硬件接口时序、电气特性等内容的分析;另一方面讲述对应硬件的Cortex-M3汇编程序实现方法。课程介绍Cortex-M3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电路等基础性知识。详细讲述硬件平台及其对应的接口程序。硬件包括i/o口、can总线、触摸屏、i2c、ps/2、异步串口、音频、显示、ide、pcmcia、usb、以太网以及flash的使用等内容。软件涉及针对上述硬件的各种程序在Cortex-M3下的体系结构,中断处理等。

8.现代通讯技术  学期:5     学时:56

[课程目标]理解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以面向实际应用为导向,掌握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数字基带传输、数字调制、传统信道编码技术基本理论,Turbo码的编码与译码、直接序列扩频调制,以及CDMA系统、OFDM和MIMO-OFDM系统。

[教学内容]通信信道,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调制,直接序列扩频调制和OFDM调制,信道编码,现代通信系统,基于MATLAB的通信模块及通信系统仿真。

9.智能产品设计  学期:5     学时:68

[课程目标]掌握智能产品工作原理、能够规划智能产品功能、设计智能产品电路、编制智能产品控制软件。掌握智能产品设计过程。

[教学内容]功能规划、电路设计、PCB设计与制作、软件开发、原件组装、调试、编制技术文件。通过实际案例实现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

(10)手机应用开发    学期:4     学时:76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手机开发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设计经验,学生可以快速进入移动应用的领域,在企业中进行Android手机程序的实际开发工作;并且能够为省赛或国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等多个赛项提供备赛选手。

[教学内容]Android环境的搭建、模拟器的创建和使用、用户界面设计、组件使用、数据存储技术、互联网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设计、传感器应用。

(11)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学期:5     学时:56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懂得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学会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RFID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中间件技术;认识物联网相关的基本技术,如M2M技术、智能处理技术;知道物联网相关的基本技术,如物联网安全、云计算技术等系统知识,从而奠定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进一步理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以后思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物联网基础、信息感知技术应用、RFID技术应用、传感器技术应用、无线传感网络应用、物联网综合应用。

 

(四)专业选修课

1.人际交往    学期:4       学时:26

[课程目标]通过人际交往的课程,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大学生学会如何在系内、班级内与老师、辅导员以及同学之间沟通的技巧,学会如何有效与不同类型的人沟通的策略,学会如何通过团队成员合作来创造多赢的沟通效果,以达到共同目标,学会主动倾听并坦率地与他人交流,增加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度。

[教学内容]交往的心理准备,交际的技巧和方法,人际关系的管理,认识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足,培养驾驭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主动塑造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学习、学会人际交往,让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所欲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深挚热爱;学习与生活过的充实愉快,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以乐观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今后人生的工作与生活充满信心。

2.移动通信系统   学期:4        学时:56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掌握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掌握现行的三种通信制式,熟练掌握GSM系统的构成,掌握多址的方式,熟练掌握CDMA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移动通信系统基础知识,2G至B3G/4G的各类移动通信系统的总体组成、网络结构、关键技术和业务形式,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融合方式,移动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方法。

3.软件团队     学期:5      学时:22

[课程目标]软件团队的课程围绕软件项目的实际开发过程,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案例与团队构成,从项目团队组建、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软件项目需求管理、软件配置管理、项目规范、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缺陷管理、验收交付与过程改进等几个方面对软件项目团队开发过程进行阐述,将软件工程思想与实际软件项目团队开发融为一体,使学生快速理解和彻底掌握软件工程与团队开发的最佳学习实践。使学生了解企业中是如何组织项目团队开发一个项目,真正的开发项目包括哪些阶段,真正的项目开发中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通过亲自的历练,获得宝贵经验。学习基于软件工程的软件团队开发过程,特别有助于进入团队合作开发的模拟实战层次。

[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基本观念,项目团队组建,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可行性分析与需求管理,配置管理,项目规范,系统设计,软件测试与缺陷管理,验收交付与过程改进。

4.传感器及应用    学期:4       学时:66

[课程目标]能认知各种传感器并了解各种常用传感器的作用,掌握或熟悉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电路设计,理解各种常用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学生具备在各种传感器应用项目中的选型能力;具备对常用传感器变送电路进行设计与调试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传感技术的定义、作用以,传感器的组成、分类、性能指标进行简要介绍;各种传感技术,包括光电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热电传感器、电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电感传感器、压电传感器、霍尔传感器、声敏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超导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传感器的特性和信号处理

5.EDA技术    学期:4       学时:66

[课程目标]作为电子产品硬件和嵌入式硬件专业的实训课程。让学生能够在PROETEL环境下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并根据原理图,进行PCB绘制、自动校验、并生成能正式制版的PCB;能进行一个或多个中等复杂程度电子产品的原理图的设计和PCB绘制,双层板以上的设计。

[教学内容]应用与原理图和PCB元器件封装库的创建、PCB元器件的合理布局、PCB自动布线和校验,PCB加工文件的形成。

6.Linux系统管理  学期:4        学时:56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学会Linux系统的基本操作和配置管理,掌握Linux操作命令、常用应用程序使用。

[教学内容] Linux简介与安装、Linux的用户接口与文本编辑器、系统管理、磁盘与文件管理、软件包管理、MySQL与PHP、组建Linux局域网与网络互联、提供Internet服务和Linux中的Shell编程。

7.PHP程序设计    学期:4        学时:72

[课程目标]通过对PHP技术及PHP对MySQL数据库编程操作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PHP技术进行中小型Web 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搭建PHP开发环境、PHP基本语法、PHP函数、PHP的全局对象、PHP与数据库的结合、面向对象的编程、Smarty模板、PHP框架。

8.轻量级数据库编程    学期:4       学时:26

[课程目标]熟悉轻量级数据库编程的流程及方法,培养轻量级数据库编程设计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mysql软件的基本操作及运用,深入挖掘这些工具背后隐藏的技巧,并在学习数据库编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理念。

[教学内容]轻量级数据库基本功能、工作环境、MySQL基础设计、MySQL开发设计、MySQL优化设计、综合设计-各类作品设计。

9.Python语言    学期:5     学时:64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一门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分析处理编程语言,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抽象分析问题和设计算法、编程实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常见的程序设计能力﹑排错能力以及Python软件包查找、使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利用程序语言去建模、解决数据分析、日常生活等方面的数据处理问题。

[教学内容]Python基本语法、变量、表达式与语句、条件表达式、函数、迭代、字符串、文件、列表、字典、元组、正则表达式。

10.软件测试    学期:5      学时:34

[课程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项目活动,掌握软件测试的方法、软件测试的流程、测试用例的搭建和面向对象的测试等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在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中,培养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精益求精,密益求密”意识,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内容]软件测试的基础理论、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流程、软件测试环境的搭建、软件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计划与相关文档、软件自动化测试、面向对象的软件测试、Web网站测试、软件测试质量保证。

11.智能监控技术    学期:4      学时:72

[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在智能监控系统安装、调试、维护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职业能力,在熟练掌握监控系统基本原理、监控对象及要求、各类业务流程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力求科学的反映当前智能监控系统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掌智能监控的总体构成、基本功能和所涉及的技术范围,能与该专业其余主干课程融会贯通,以便为后续的工作实践和就业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教学内容]家庭入侵报警系统设计、校园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住宅小区出入口控制系统设计。

12.过程检测控制仪表    学期:4      学时:54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的最新发展和工程应用;掌握过程控制中常用的检测仪表、控制仪表、 执行器及本安防爆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掌握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与参数整定、先进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了解DDC系统、DCS 系统,控制网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测控仪表的参数检测、流量温度控制系统、液位压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3.大数据分析    学期:5        学时:68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主要以实际操作让学员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企业融合的内容。学员学成后,能够利用清洗后的数据,根据提供的先验知识,可以做出模型并能够预测业务数据。

[教学内容]大数据概论、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Hadoop集群安装部署、MapReduce计算框架、Hbase分布式数据库、离线计算、工作引擎azkaban、ETL工具sqoop、数据仓库查询HIVE等。

14.电机应用    学期:4      学时:40

[课程目标]电机应用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直流电机的结构和原理;直流电机的特性与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特性与应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检修;单相异步电动机;电力拖动系统中一些问题的讨论;三相同步电机及其他电机简介;变压器应用与维修。

15.工业机器人应用    学期:5        学时:56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器人及其应用,掌握机器人系统组成、机构、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机器人基本构成、机器人编程语言与离线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及生产线。

16.智能产品设计  学期:5        学时:68

[课程目标]掌握智能产品工作原理、能够规划智能产品功能、设计智能产品电路、编制智能产品控制软件。掌握智能产品设计过程。

[教学内容]功能规划、电路设计、PCB设计与制作、软件开发、原件组装、调试、编制技术文件。通过实际案例实现智能产品设计与制作过程。

17.产品交互设计与应用    学期:5        学时:54

[课程目标]本门课程让学生懂得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概念、懂得设计嵌入式系统的全过程。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与Web技术,数据库等知识一同应用,设计出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应用系统;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储备必备的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智能温度计设计与制作、智能流量计设计与制作、智能小车应用设计、儿童教育互动界面的设计、中学数学练习交互界面的设计。

18.3DMAX    学期:5     学时:46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讲授该软件的主要功能和操作技巧,为学生将来从事影视动漫、广告与多媒体制作等工作领域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三维基本模型的创建、二维图形的创建和修改、NURBS曲面造型、材质和贴图、灯光及其应用、摄像机和渲染、粒子系统及动画、动画纪录及运动控制。

 

十、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教学要求

1.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实践  学期:2     周数:2

[课程目标]《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实践》是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坚持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小组讨论与角色体验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创业基本理论、全面认识“互联网+”、设立自己的企业。

2.程序代码编写工学结合实践  学期:2     周数:2

[课程目标]本课程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软件编程能力。能够完成需求分析,并书写概要设计文档。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实现能力,能够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集网络通信、数据库编程为一体的面向对象编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文档写作、数据库设计与操作、面向对象编程、编码与算法实现、实施软件测试、测试报告写作等。

3.专业岗位能力工学结合实践      学期:3周数:3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在学习完软件开发相关课程及数据库课程后开设的面向专业岗位能力的综合实践课程,为考查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将实际应用贯穿其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课程的整合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将Web程序开发与数据库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软件开发中应用编程语言编写Web应用程序、访问数据库等技能,并初步形成较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应该按照软件开发市场、软件企业、行业对 Web 开发程序员的需求情况,确定“初级 Web 程序员”的职业岗位为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包括安装、配置web应用和开发环境,数据库环境的搭建;数据库的设计;动态网页的设计与布局;模式的应用;访问数据库,简单的数据操作并将结果显示在网页上。

4.企业级应用实践    学期:4     周数:3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在学习完网络软件设计相关课程后开设的面向轻量级企业级应用的综合实践课程,为考查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锻炼,在具有一定的Web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将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其中,能够对业内流行的开发框架进行整合,是对网络软件设计课程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学会对相关文档的编写。通过本课程学习可开发适应大中型企业需求的基于B/S结构的应用程序,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以企业要求来锻炼学生的综合编程能力,着重考核学生开发基于轻量级的软件框架的开发编程能力,并要求学生能应用网络软件开发的核心技术进行开发。课程内容包括安装、配置应用和开发环境;数据库环境的搭建;数据库的设计;框架技术的应用与整合;网站设计的进一步合理与优化;相关文档编写等。

5.职业能力综合实践      学期:5     周数:5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学习完大部分相关专业课程后,面向职业能力所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为考查课。通过该综合实践,学生能进一步学习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方法,熟知软件开发与项目管理过程,具备对实际生产生活应用进行软件模型抽象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码能力、架构设计能力、网络程序设计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等、文档写作能力,并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着重考察学生对项目开发的设计与实践能力,并能应用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方法。

[教学内容]能够应用软件工程知识,对一个项目需求进行设计并分析、设计,并选择合适框架技术、数据库技术予以实现,并最终实现程序编码。并能应用相关软件工具如UML绘制用例图、序列图等,最终能编写、完善文档资料的。

6.顶岗实习      学期:6     周数:15

[课程目标]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职业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动手能力,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学内容]学生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参加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将已掌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并利用岗位实践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开阔专业视野,养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树立起质量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尽快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7.毕业设计      学期:6     周数:2

[课程目标]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掌握设计课题的思想和方法,树立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对设计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设计,并最终实现。学生能够独立的或以团队形式的完成任务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应用计算机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技术文献、资料、手册以及编写技术文献的能力。

十一、教学组织与实施说明

1.制定课程标准,说明课程目标、详细说明教学内容,规范课程实训内容和实训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考虑课程之间的联系,建立合理的课程信息结构,注意课程间的协调,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出恰当的考核方式,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能力进行过程性评价,过程评价根据不同的课程采用适合课程特点的方式。

2.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进程表,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进程表,安排每门课程理论教学课时和实训课时,合理安排实训地点,为课程教学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3.要求老师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表和实训教学计划表,按照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规划和确定教学过程的具体任务;考虑各门课程的具体情况,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有机地控制教学过程,恰当地安排过程评价。

4.制定实训指导书,明确实训要求、实训地点、实训指导老师安排;确定具体的实训内容、实训进度;为实训的正常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5.和计算机行业相关的企业合作,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应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上一篇:TokenPocket官网安卓下载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隆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隆阳区“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等4个规划的通知
下一篇:TokenPocket官网安卓下载的备份与恢复策略 河南大学软件学院2018级研究生报到指南